认识佛教文化_佛教生日欢喜句子
由于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因为是自发性的遵守戒规,乃至自发性的发露忏悔,因此能从心灵的净化,进而升华道德人格。所以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能守戒,则家庭就有规范,社会也有法制。
诚如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为哲学之母,救世之仁;研究佛学可以补科学之偏。佛学不仅可补科学之偏,还可补法律之不足;法律制裁于已然,佛法防患于未然。一个国家,只要上游的河流清澈,下游自然不会受污染;佛教从事社会教化,正是做着净化上游的工作。因此,面对当前社会乱象丛生,有人忧心之余主张乱世用重典。其实法律的制裁虽能恫吓于一时,却不能杜绝犯罪于永远;唯有持守佛教的戒律,体现慈心不犯、以法摄众、以律自制、因果不爽、忏悔清净等教义,才能确实改善社会风气,这也是人间佛教责无旁贷的使命。
正是有鉴于人间佛教不能不关心社会问题,因此国际佛光会自一九九二年成立后,即与佛光山发起一系列净化人心的人间佛教运动,包括慈悲爱心人、七诫运动、三好运动、把心找回来,等等,透过活动传播佛法来改善社会风气,净化世道人心,同时也让佛光会员借着参与净化人心、佛化世间的活动,以实践利济群生的菩萨道作为自己完成人格,圆满菩提的修行。
每次活动,我都亲自撰写活动的宗旨、精神,以及提供会员实践的一些生活性佛法。多年来已经和我在佛光会创会之初写下的佛光会员四句偈、七灭诤法、会员信条,以及前年所作,专供僧信二众修行自勉之用的人生百事等,成为佛光人共同持守的人间佛教现代律仪。以下一一列举,提供参考:
【人间佛教社会运动】
(一)七诫运动内容:1.诫烟毒、2.诫色情、3.诫暴力、4.诫偷盗、5.诫赌博、6.诫酗酒、7.诫恶口。
意义:佛光会为了净化人心,建立祥和社会、杜绝毒品泛滥、敦厚伦理道德、创造全民安和乐利的生活,特别举办净化人心七诫运动。此运动是没有期限的扫毒净心救国救民运动,如果违犯此七诫者,非正信佛教徒。
【(二)三好运动】
内容: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意义:佛教讲三业,就是指身、口、意三者。三业有善业、恶业,三业净化,自然身行善事,口出善言,心存善念,如此人生必然前途光明,所以人间最美是三好。佛光会为了让会员净化身、口、意三业,特别提倡三好运动,即做好事把侵犯伤害的恶行,换成利益大众的佛行;说好话把嗔恨嫉妒的恶口,换成柔软赞叹的佛口;存好心把愚痴的邪心,换成慈悲智慧的佛心,以期体现人生福慧圆融的美好境界。
【(三)把心找回来运动】
内容:爱惜生命,惭愧感恩;自然保育,节约惜福;知足不贪,拥有圣财;找回真心,无限美好。
意义:佛经讲,人的身体就如一座村庄,住有眼、耳、鼻、舌、身、心。心是主宰,掌控着五根的活动,心能安住,身才能安宁。佛光会为了让社会大众把心找回来,特别举办一系列活动,呼吁大家要尊重生命、关爱社会,尤其每个佛光会员都应找回自性中的慈悲心、感恩心、惭愧心、菩提心,以实践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为修行,这就是奉行作持戒。
【(四)慈悲爱心人运动】
内容:慈悲爱心,走上街头;救心救国,全民运动;去除十恶,修身齐家;日行一善,共成净土。
意义:国际佛光会为使人人心灵净化、道德重整、找回良知、安定社会,特别发起慈悲爱心列车活动,所有佛光会员都是当然的慈悲爱心人,大家深入大街小巷,路边广场,甚至以街坊邻居为对象,不断散播慈悲、爱心的种子,唤起人人日行一善,多讲好话,多做好事,期能为我们的子孙留下人间净土,共创祥和欢喜的社会,同享圆满自在的人生。
活动倡导的内容以效法过去菩萨精神的五十三参行事为准则,所以下列的现代善知识五十三参,已成为慈悲爱心人的传家之宝。
扩展阅读
带你认识佛教文化,佛光会创会宗旨与精神内涵带你认识佛教文化,佛光会创会宗旨与精神内涵
【国际佛光会创会宗旨与精神内涵】
(一)佛光会创会宗旨
秉承佛陀教法,虔诚恭敬三宝;弘法利生,觉世牖民。
倡导生活佛教,建设佛光净土;落实人间,慈悲济世。
恪遵佛法仪制,融和五乘佛法;修持三学,圆满人格。
发挥国际性格,从事文化教育;扩大心胸,重视群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