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15句经典名言_生日快乐的经典名言
维特根斯坦讲过,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这是对的,因为我们有太多无力言说。在这样荒芜的境地里,感情不值一分。爱了又怎么样?爱情在这一切面前只成为了障碍,彼此无法听见彼此的心跳,即使听见了也无法懂得,懂得了也难以应答。 ----朝小诚《唐老板离婚请签字》
“撤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考,最早的记录就是以此为题。) ----维特根斯坦
何谓沉默,就是指对眼前的事物或者心中所想闭口不言,把言语滞留在心里而不表达出来。在哪些环境下会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认为当对象是无法言说之物时应保持沉默。比如一个简短的哲学理论,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即使用上成千上万的字去解释它,也难以把它说个透彻和明晰,因为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们心里虽然对它有个了解,但无从寻找合适的字眼去把这个理论解释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程度,才导致没有办法把这个理论清楚地解释出来。再比如谈论人生和理想这类虚有的事物,即使口若悬河,也难以说个明白、道个清楚。每个人的思想各异,导致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人生”或者“理想”的畅谈也将各式各样,没有一个准确、统一、清楚的答案。 ----维特根斯坦我陷入的困境是这样的:只有我想通了,我才能活下去;而真正的道路是这样的:只有你活过了,你才会想通。这里触及到了信仰的本质:我们不是先理解才信仰,而是先信仰才理解的。维特根斯坦说:“首先你必须赎罪,坚持不懈地赎罪(不断地赎罪)——之后你将发现,你对这种信仰坚信不疑……假如你将来能做你现在还不能做的事情,那么一切事情都会不一样,而且会‘毫无疑问’。 ----小水《读维特根斯坦的一点心得》
路德维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家说过:我们无法言喻的东西,我们必须以沉默来体会。
一直以来我都了解这种沉默,我也与他和平相处。现在唯一的区别是我的双手在拼命地呐喊。 ----查尔斯·马丁《亲爱的,我不会把你交给绝望》但我认为,真金白银在当下中国更重要,而中国的真理可以留待将来,因真理的问题较为复杂,佛陀的四法印里有三个都是抄的,非欧几何中除了第五平行公设以外也全是抄的,维特根斯坦干脆认为所有的证明就是套套逻辑,所有的前提都暗含着结果,不然根本无法用等号把证明过程连接起来——好了,讨论抄袭现在不急迫。 ----石康
维特根斯坦写《逻辑笔记》的时候24岁,尼采写《悲剧的诞生》时28岁,写《查拉图斯特拉入手说》时39岁,卡夫卡写出《变形记》刚刚30,叔本华30岁就写出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完成自己的哲学使命,《共产党宣言》出版的时候,马克思也才刚刚30岁……
所以换个角度看看,哥德尔不完备定律,宇称不守恒定律,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等等”不确定“塑造了这个五彩的世界。我们可以想象”不确定“的世界,我们却永远不能想象”确定“的世界的。这比维特根斯坦说:”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世界的人类“强了一百倍。我相信这才是哲学目的。我相信这也是我们站在西湖边,站在海边欣赏无序波动的美的原因。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与宗教不同,追求真理应该单独拿出来说一说,因为追求真理中自我安慰与自我优越的成分很少,数学是追求真理的主要语言。而追求真理是过精神生活比较好的起步。从维特根斯坦之后,再看那些试图从对词语的定义,以及改变简单的逻辑而令原来的事物呈现出新鲜意义的活动已失去意义,比如克里希那穆提。 ----石康
当然无论怎么样,我们会在死的时候,也会像维特根斯坦那样说:“告诉他们,我过了幸福的一生。”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不用去理解世界,只因为它不可理解:浅显而言,我们之所以不理解世界,是因为这不是我们活在地球上该做的事情。
过度的思考,要么变得不幸,要么变得神秘。维特根斯坦最终也变得神秘,就像卡夫卡一样。只不过他是用另一种材料思考:用逻辑。应该摧毁这个世界,直到信仰突然像晶莹的宝石一样从废墟的下面闪烁发光。此刻,我想象中的他正手里捧着宝石:端详,端详,但想不起它的名字。不过他知道:奇迹发生了,已经得救了。 ----凯尔泰斯·伊姆莱《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