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评论家章学诚经典名言_生日快乐的经典名言
1、活在当下,生命才有力量跳出轮回。
2、活在当下,我们就能觉察到自己面对事物的心态,好的就保持,不好的就把它改正。
3、生活幸福的人,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4、人的心境像镜子,镜面干净,反映的事物就清晰;心境清净欢喜,平时所思、所遇也会是幸福快乐的,这种心态我们要保持。
5、不快乐的人也不要气馁,佛教讲悟性,当你觉察到自己不快乐,并决定改变的一刻,快乐就已经降临。
6、心像一条流动的河,无数的念头刹那生灭,相续不断,前一个念头刚过去,下一个念头又生起……起什么念头对我们的生活、生命是有影响的,它会制造出“产品”。
7、念头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当下的苦乐感受、说的话、做的事、身体的反应,以及记忆。
8、当人整个身心都陷入攻击状态时,他还有何快乐可言?他的语言、行为都是伤害性的,给对方带来难以忍受的心灵痛苦,让对方失望、怨恨、伤心、难过,决心再也不和这种人交往了。
9、愤怒、仇恨对人体内的神经组织、内脏细胞也会造成严重损害。
10、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被记忆。
11、按佛教的观点,人每重复一次同样的行为,记忆的痕迹就加深一次;重复得越多,痕迹越深刻,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方式。
12、光明、善良、正面的念头会制造出快乐、安全、舒服的“产品”。
13、只有让善念持久、稳定、有力,才能拥有稳定的幸福与快乐。
14、不管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人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展开,这种离苦得乐的本能驱动着人们去行动。
15、有爱就有苦,苦从爱生。
16、爱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有爱就会痛苦。
17、求取所爱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苦。
18、努力并非总有结果,苦在“爱”而不得时。
19、在生活的压力下,内心渴望顺境却遭受沉重打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20、“爱”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改变,事物就变得不可爱,为了长久拥有这份快乐就必须花心思“守护”。
学诚法师禅语20句(八)
1、不管怎样“守护”,我们所爱的一切都会改变、消失,“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这是铁的规律。
2、身体有“失坏”,青春不再,身体日渐衰老,健康每况愈下。
3、“爱”产生——追求“爱”——得到“爱”——失去“爱”,然后发起新一轮的对“爱”的追逐,最终又失去“爱”,生活就是这种公式的不断重复。
4、人们认为快乐就是拥有喜爱的事物,而事实恰恰相反,有爱就有痛苦。
5、如果谁说他现在苦,那肯定是他“爱”上了某样东西。
6、欲望淡泊的人比较快乐,不必家藏万卷丹青,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7、利他心强的人比较快乐,爱与不爱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判别出来的。
8、总考虑自己的感受就经常有苦,一心想着别人的人就把自己放下了,从别人的快乐中获得了无害的快乐。
9、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能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一切无疑最先应该感恩的就是我们的父母。
10、在很多日子里,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漠然,把他们忘记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认为父母抚养我们,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11、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只有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才会让自己感到心安。
12、只有及时地报答有恩于我们的人,才能让自己与对方得到真正的快乐。
13、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对我们那么的友善、那么的慈爱、那么的细心呵护。
14、如果说父母对儿女的慈爱终有穷尽的时候,或许唯有生死异路之时了。
15、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如此的深厚,做儿女的应该及时报恩、行孝。
16、莫到失去了双亲,才懂得感念亲恩,那时只能是万分的痛心,却于事无补。
17、“树欲息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说行孝要及时,赶早莫赶晚。
18、能做到孝养双亲,我们可以称之为孝子;能做到弘扬孝道,以至“孝行天下”的人,真可谓是民族的大孝子。
19、人人存孝心、行孝道,则天下之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同享天伦之乐,此乃国家安泰、社会和谐、生民幸福之兆。
20、有的时候,演员会忘记这只是外在的身份,忘了自己是个演员,忘了在舞台上,其他人也只是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