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语录36条_句句经典_生日都忘了句句经典
12 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13 孙子兵法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字势,一个时代的潮流、一股社会的力量来临之时你跳不出来,就会被淹没。什么是势?只有真正有思想的人才能独自站起来,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格,不跟着社会风气走。
14 我常说,英雄的事业是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上,圣人则把天下人的痛苦一肩挑起,英雄与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15 我还有个主张,希望大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研究经济政治问题,要多读历史才好。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小时候读历史是最重要的课。要了解现在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懂得自己古代的历史。观察个人事业的成功失败,要拿古代做镜子,古代每个时代,怎么失败的?怎么成功的?没过去就没现在。
16 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这就是施。但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17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18 如果要消费刺激生产,顶好天天打仗。所以你看,美国到处挑动打仗,这是最大的消费刺激生产了。现在,美国又提倡走所谓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你们去研究下这个新自由主义,完全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拿经济武器统治全世界,用钱来控制全世界的人,变成经济军阀。这是什么文化?我们要深思!
19 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20 如果没有真智慧、正知见,六度万行有时候看似做善事,实则是做了坏事,所以一切以正见为首,因为正见能破除迷信而起正信。正见从何而来?正见必须有高度的、真正的般若。
21 我们看佛经,大家往往都会被它的宗教气氛、宗教形式所覆蔽,实际上它与中国文化儒家的孔孟之道,讲做人做事的行是完全合一的。不过,在合一中又有所不同,孔孟之道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大原则;佛家讲做人做事是从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从内心开始修正,所以叫修行,也叫修心。乃至慢慢观察自心,起心动念是否纯善,到了完全没有恶念还不算数,乃至恶念空,善念也空,恢复到本来非善非恶、无我无心这个毕竟的清净,才是正路。
22 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3 身口意三业,翻过来就成十善业,是学佛的基本行为。我常说,学佛慢一点来,先学作人,人都没作好,想学大乘道成佛,没有那么简单的。
24 我曾讲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最简单扼要的,不外中国的四个字安居乐业。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论,都没超过这四个字的范围;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乐业。同时我们在乡下也到处可以看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八个字,现代一般人看来,是非常陈旧的老古董。可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如果能够真正达到这八个字的境界,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来说,无论是什么政治理想都达到了。
25 三十七菩提道品,四谛、十二因缘是正法,声闻、缘觉是正法。但是到了楞严经,佛亲口将声闻缘觉斥为外道;到了法华经,佛说没有三乘道,只有一乘道;到了金刚经,佛说未曾说过一个法,没有说过一个字,一概否认。请问那一样是正法?不要认为我一学佛,我的就是正法,这是增上慢,正是毁谤正法。正的上面还有个不字,合起来念是什么字?叫阿歪。
26 过去的历史,对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便是才、德、学。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我们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这种人到大后方坐镇,好得很;教他设法打开一个局面,冲出去,那他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没有开创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两个字很难兼全的,但有一个东西可以补救,那就是学,用学问来培养那所缺的一面。有些人虽然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须要学问来培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