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_佛说生日快乐的句子
126、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当你感到迷惑时,并不可怜,当 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27、 获得成功的过程犹如拳击手夺取冠军的道路,有无数的坎坷和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去征服。这时只有放手和对手硬拼,全面增强自身实力,在知识、智慧和实力上使自己加倍成长,变得成熟、强大,许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128、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3经
129、 少欲,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知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富裕;爱心,才是人生最好的良伴;智慧,才是人生最好的明灯。幸福和快乐不存在于外境,而来源于内心的宝藏。如果你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不要向外寻求,应当从内心中发挥和挖掘。
130、 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实相。
131、 有一种人,表演天赋出色,且懂得内心洁净、善良的重要,尽管内心原本不洁、不善,却擅长掩饰,知道怎样用别人喜欢的言行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呈现在别人面前的可能是一个受欢迎的形象。但演员毕竟只是演员,一旦遇到特殊的情境,搅起内心的沉渣污垢,恶臭便掩盖不住了!披着羊皮的狼再狡猾、再会伪装,獠牙迟早会曝光;白骨精再漂亮、再善变,一棒子就打回了原形。
132、 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133、 忙碌的确是一种生活状态,但若只能从忙碌中体会到烦恼与纷扰,便很难拥有游刃有余、自由洒脱的心境。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将忙碌的劳累与不快沉淀到心底,并用岁月将其风干成一种曾经奋斗的记忆,才是在工作中获得快乐的方法。
134、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 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因为修行要有超越之 心、承担之心、转化之心、和合之心。
135、 在调和别人的矛盾时,直接规劝往往扑不灭双方的怒火,而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则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这样不驳对方的面子而利害自明。
136、 【禅语】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候对人又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起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装不下太多的指责与训斥,他只配用世俗的礼节。
137、 禅,人人本具;禅心如宝藏,要好好开发。参禅不是要你成佛,但要你开悟。悟道后的人间,山水才是真正的山水,花木才是真正的花木,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138、 如何用守戒调伏无礼?首先要调伏自己的无礼,用文明礼貌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说无礼的话,不做无礼的事;遇到无礼的人,仍需讲文明礼貌,不以粗言恶语相犯。你的态度,必能让对方自惭自愧,从而改变态度。当然,涉及利益之争时,对方的态度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你的文明礼貌并不会让自己吃亏,只会让你显得更有教养、更有风度。
139、 生活中常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一个人面对拂逆和不顺,而人力又不能改变的时候,就应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还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
140、 以觉悟人生之智慧成就菩提心,以奉献人生之实践成就大悲心。
141、 忆念便是加持,蒙师友、佛菩萨的忆念,便是蒙师友、佛菩萨的加持。念佛、念法、念僧、念师、念父母、念有德之人,即是接受三宝、师尊、父母的加持。
142、 一切诸佛身,皆有无尽相,出现虽无量,色相终不尽。《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143、 本就是俗人,俗一点没人说你,却偏要装风雅,装倒是可以 装装,但能装出格调吗?凡人没什么不好,大家本就都是凡人,为什 么偏要扮圣贤,扮也可以扮扮,但能扮出圣贤的德行吗?背着这一身 皮囊,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尽管食就是了,吃相过得去就行,为什么 要半推半就,推就假了。
144、 天上太阳再灿烂,阳光再普照,如果土壤里缺乏种子,也不可能发芽,更不可能开花结果一般。我们应当从孝顺父母、提升道德修养、保护环境和关爱生命做起,才会得到佛菩萨的庇护,才能获得十相自在的神圣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