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心情说说

经典语录佛偈禅语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2021-10-02心情说说

35、 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法句经》卷一,慈仁品

36、 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坛经-忏悔第六》

37、 【天道变化】 天道的变化总是祸福相依,失意与得意总是交相而来,有福时要居安 思危,有祸时要会摆脱厄运。

38、 进是前,退亦是前,何处不是前?

39、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 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4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踩死一只蚂蚁都是罪过,何况一只逃命的小鹿?与爱惜飞蛾缠纱灯的佛家相比,我们多给小动物们一些关爱,其实也就是多给人间增添一份关爱。

41、 学不难有才,难有志;不难有志,难有品;不难有品,难有眼。惟具超方眼目,不被时流笼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则志成,志成,才得其所用矣。(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三

42、 夫豪杰者,圣贤之基也;圣贤者,佛祖之阶梯也。(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43、 真正的环保,是爱山、爱海,爱惜一切万物。

44、 禅并没有一定的形式与面貌,在用世的许多东西,都具有禅的一些特质,禅自然也不离开生活,如何深入于生活中得到崭新的悟,并有全生命的投入,那么这是禅的风味。

45、 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是越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总是越谦虚。

46、 人们一直在追求外物带给自己的快乐,却不知真正的快乐就在自己的内 心,在自己的生命深处,自性需要自度,取悦自己需要自度。

47、 此外,随缘并不是消极等待或放弃追求,而是要用平常之心看待身边的 事。不要被表面的困难吓倒,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就会发现,事情其实没 有你想象的那么难,难的是你如何突破自己的内心。

48、 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绝对找不到第二个你,造化交给你的 任务只有你才能完成,任何人无法取代。不要抱怨,不要幻想依赖别 人,造化同样给了别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所有的别人也是唯一。靠自 己,能悟出这三个字的人,算是洞悉了人生的真谛!每个人的人生都 是自己的,绝无例外。

49、 古德云:佛是众生药。有众生病即用,无众生病用药,即药返为病,甚于有病者。《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50、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卷上

5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达摩大师悟性论》

52、 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北魏)昙鸾《往生论注》

53、 【天天禅语】为大爱付出的愿,不会有失落感。

54、 大气是一种修养。发怒时要看看发怒的对象是谁。可以和比你高出很多的人发火一万次,而不要和一个乞丐发一次怒。

55、 或许有人会问:食品安全问题和文化危机扯得上关系吗?扯 不扯得上关系大家都不要匆忙下结论,结论就隐藏在现象之中,扯不 扯它就在那里。文化对人的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的行为举止和 道德选择无不被文化左右,文化缺失往往让人无所适从,自觉和不自 觉地滑向贪婪和欲望的深渊,使人变得极度自私冷漠。

56、 (三)得正知见,学一切法知真为真,见伪知伪,是为正计,必得真利。《法句经》卷上,双要品

57、 什么是无?聪明者脱口而出作种种回答,皆不离机巧之心。无字公案若 有答案,祖师何须隐覆。开示缘起、空性,聪明者亦能领会,若要以参 透一个无字与空慧相应,使举手投足皆为空慧之妙用,聪明者却又转身, 继续陶醉于机巧心的种种言说。聪明入道难!

58、 人生多病!身体四大不调是病,家人吵嚷不和是病,社会动荡不安也是病。

59、 【梵心禅语】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人生是一场博弈,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生命有止,精神无止;挤不进的世界,不要去硬挤,难为了别人,也是作贱了自己;做不来的事情,不要去硬做,换种思路,也许是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