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心情说说

夏目漱石经典语录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2021-10-05心情说说

有辛苦的付出,才有美满的结果成就。

处顺境用无常观,处逆境用因缘观。

能将辛苦视如幸福,就能甘愿而不会累倒。

得惜缘的人,能与人结好缘;懂得惜福懂的人,能积极再造福。

从知福中培养感恩,从惜福中培养关怀,从造福中培养智慧。

光明无染污的觉悟,都是要从凡夫地发心立愿修行而得。

只要有信心,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肯忍耐,没有担不起的重任。

教富,是启发智慧;济贫,是造福人群。

虽然人生充满苦难与悲痛,但是也充满希望与爱。

即使我们拥有了三干大干世界的一切财产,或者是我们面前天天降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珍宝雨,凡夫的欲望仍然无法满足:如《因缘品》中所说:虽降珍宝雨,贪者不满足如果随着贪欲放任自流的话,不但生死疲劳,还会成为欲望的奴隶,在轮回的苦海中无有出期。059。

对人虔诚,要尊重;对事虔诚,要感恩。

当我散步时,看着地上的落叶,就想:同样是树叶,有些掉落在花园里,有些掉落在草原上,有些掉落在泥塘中,甚至有些掉落于悬崖之下。同样,地球上的生命就像树叶,由于各自的业力不同,所去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往生净土,有的升入天堂,有的投生为人,还有的却堕入恶趣之中。当我看到每一片树叶时,感到既欢喜又悲伤。

把握当下,恒持刹那。

对每件事、每个人都感恩,就能化贪心为慈悲心。

付出的爱有多宽,得到的爱就有多广。

笑容、柔软、体贴、付出,是爱的表达。

人生要懂事、懂理;懂得做人、懂得付出。

佛陀告诉我们,轮回的一切系列过患、无穷无尽的痛苦,皆是从无明开始,因无明引发。正如第j三世大宝法王在《了义大手印》中所说:从本未有白现迷为境,由无明故执自明为我,由二执故流转于诸有,愿断无明迷乱之根源。

省钱是美德,用钱用得有意义是功德。

以律对治贪烦恼,以经对治嗔烦恼,以论对治痴烦恼,三藏对治三种惑。观修不净对治贪,观修慈悲对治嗔,观修缘起对治痴,对治三惑殊胜道。布施财物对治贪,爱护生命对治嗔,闻思佛法对治痴,日常之中断烦恼。知足常乐对治贪,知母念恩对治嗔,树立正见对治痴,生活之中转烦恼。

把握当下做得欢喜、心安,就能得到道理。

当很多人吃肉的时候,只欣赏餐桌上的美食,也只想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从来没有体认到残杀生命的过程中,它们遭受到的无比恐惧和难忍的痛苦,也没有想过需要偿还杀生的可怕后果。即使不相信众生曾做过我们的父母,也不知道众生都具备佛性,但也不应该为了我们的口腹之欲而轻易伤害无辜的生命啊!076

【佛心佛语】佛曰:1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4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人生难免遭遇挫折,要经得起考验,才能保住慧命,突破难关。

受人折磨,能注意不折磨他人,也是增添一分智慧。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一嗔能摧毁,f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意思是说,即使是千劫中通过布施与供奉诸佛等获得的善业福报,只要你生气发怒一次,就会将全部福善功德抵消干净。

真正的美,在于身形端庄、气质优雅。

有知识未必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能利益人群。

懂得运用时间利益人群,就是幸福。

感恩要表于行动。

善缘、恶缘,都在语默动静中;好话让人心开意解,坏话让人心起烦恼。

为什么日食与月食出现时行善功德大呢?按藏传佛教的说法,人身上有业气与智慧气两种。一般情况下,人每天呼吸两万多次,其中多数都是业气,智慧气几乎没有。日食与月食出现时,大部分呼吸是智慧气,由于智慧气的正面力量的牵引,修法、行善的功德及加持力不可思议。因此藏传佛教很重视日食与月食等殊胜日。

助人的同时,也是净化自己。

人格升华,需有成人之美、包容之德。

这些无辜的生命在无比的恐惧与难忍的痛苦下被残杀,然而多数人并没有体会到它们的感受,也很少有人怜悯它们,还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些肉食。尤其是举办大型宴会时,有些人为了炫耀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餐桌上会准备大量的肉食,且大部分会被浪费。这种行为是不尊重生命与对地球环保不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