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经典语录 克里希那穆提_成长伤感语录经典语录
⊙、 只要存在中心,就没有自由。我们有没有可能去除时空的间隙,去除一个人和他所害怕的东西之间的隔阂?答案是:只有当我们不再延续自我感觉时才有此可能,即当我们能够放下自己内心累积的一切知识,即我们的经验、记忆、伤痕、生活方式时,那个中心才会消失,时间和空间才不再是问题。
⊙、 现在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是活跃的当下。因此,如果我们试图用过去的东西即思想来了解当下的行为,那我们就根本不会明白爱意味着什么。于是分裂就出现了,生活就变成了冲突。
⊙、 佛家常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任何事物都是随风即逝的,没有一种可以延续的东西,只有当下才是活跃的、真实的。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我们越成熟、越聪明,就越只想活在当下不管那可能是什么意思并发明当下的哲学。
⊙、 也许我们会心生疑惑,他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或者即将掉入万丈深渊,怎么还有心情吃野草莓?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三种选择:沿着藤条爬上去、掉下去或者悬挂在空中,但我们忘了,他当下立即能做的是吃野草莓。不用担心爬上去被老虎吃掉,也不用担心掉下去会粉身碎骨,更不用去想别的未知的事,就是先吃野草莓,或许等享受完野草莓之后老虎已经走了。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心态。
⊙、 对于活在当下,我们还可以解释得更简单。曾经有一个人问禅师:什么是活在当下?禅师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是活在当下。生活中,如果在做每一件事情时你能做到心无旁鹜,一心一意地做好眼前的事情,那么你就已经在享受新鲜的、活跃的当下了。
⊙、 对于每天反反复复的生活感到疲倦,厌倦过去的日常经验,所以人们越老成、越聪明,就越只想活在当下,并发明了关于当下的哲学。不幸的是,过去的每个经验都在我们的头脑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快乐的或不快乐的,而且我们都想保留那些快乐的记忆或经验。我们的思想总是怀旧的,而我们的欲望又想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快乐,所以我们的心被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回忆过去,另一部分用来幻想未来,唯独没有活在当下。
⊙、 在物质层面上,过去的经验可能对我们在技术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但在生活领域,过去的经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现在,如果不看现在,那么我们就会背负着过去、背负着传统。思想是过去经验、知识、记忆的积累,是历史的、已经死了的东西,因此,它只能使我们的心灵陷入悔恨和眷恋当中,从而让我们不可能看到新鲜的、活跃的、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如果我们试图用过去的东西即思想来了解当下的行为,那么我们根本就不会明白它。于是,分裂出现了,生活也变成了冲突。
⊙、 和已知的过去不同,明天是未知的,它还没有到来,甚至我们应该首先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明天这个概念?
⊙、 总之,如果我们靠抽象的概念去生活,那么我们就无法实际地体验。那样,我们就根本不可能通过过去、透过现在来投射未来。如果只有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保持敏感,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吃饭的时候不要想着昨天吃过什么山珍海味,睡觉的时候也不要去担心明天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活在当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 幸福不是感觉,不是一样可以追求和寻找的东西。它会出现,但如果你寻求它,那么它就会躲避你。有一个人问一位老先生:什么叫幸福?老先生说: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够吃够穿就行,知足常乐。
⊙、 那么,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有人会说:幸福在于得到自己想要的。我们想要一辆汽车,就有一辆汽车;想要和某人在一起,就能和某人在一起;想拥有一所大房子,就有一所大房子;想成为一个政治家,就能成为一个政治家,这些就是幸福。我们所谓的幸福就是得到我们想得到的,诸如成功、名望、地位、金钱等。
⊙、 我们通过事情、关系、思想和观念来寻求幸福。当我们通过某种东西来寻求幸福时,那种东西就比幸福本身更具有价值。比如,我们在财产中、在家庭中、在名望中寻求幸福,于是财产、家庭和名望成了至关重要的东西。因此,在人们眼中,事情、关系和观念成了首要的,而不是幸福,这就使得幸福常常被那些所谓的成就掩盖起来。我们感觉到的是那种能触摸得到、看得到、听得到的物质,而不是幸福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