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禅语心灵禅语_佛系唯美句子
108、 是知直了此心,无行不足,以一心具足万行,无一行而非心故。(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三十
109、 修行忍法,只能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提升境界。佛家认为,忍大致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生忍。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忍受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与考验。处于生忍境界的人,有明确的忍的观念,将忍视为一种有益的修行,并且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忍对他们而言,可能会带来痛苦,却是他们愿受的苦,好比打球的人为练好球吃苦、习武的人为练好武功而吃苦一样。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想成就大业,首先必须征服自己,有效左右自己的情绪,这就要从忍字上下工夫。如果你没有达到生忍的境界,以忍为苦而不是以忍为乐,那么,对那些不该忍且可以不忍的事,没有必要选择忍耐。第二重境界:法忍。处于法忍境界的人,明白事物的因果,能有效克制贪嗔痴俱毒,对难忍之事,视为自然,安之若素,不生嗔心。第三重境界:无生法忍。到了无生法忍境界的人,已悟无生亦无灭的真谛,对于外境,无论尊敬赞美,还是恶毒的骂声,都视为自然,以平常心对待,忍而不生忍的观念,也就是说,从表象看,真的忍受了;但内心根本没有忍的感觉,好像一阵微风吹过,受了却像没有受一样。
110、 刹利王子年少虽小而不可轻,龙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小火虽微而不可轻,比丘幼小而不可轻。《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26经
111、 你若无恙,岁月不伤,从此以后,做一个微笑的天使吧,相信幸福,它就在你心中,保持快乐,它就在你身边。我愿与你做淡淡的女人,临一朵花开,漾一笺莲的心事,于素年锦时落定,心无尘,淡若水,漫听岁月的禅音。
112、 息口不言,冥合于理,口为禅门。摄眼分别,混合无异,眼为禅门。耳所闻声,了知虚妄,毕竟寂灭,犹如聋人,耳为禅门。乃至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摄诸尘劳,入不二门,旷彻清虚,湛然凝定。(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九十五
113、 心不迷不坠生死,业不系不受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果。爱憎之情作,则死生之迹动转迁流。心心不住,念念相续,岂待百年气泯然后为生死者哉?《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114、 有人盯着你,有人嫉妒你,有人批评你,说明你还有价值, 对方的层次越高,说明你的价值越大。
115、 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鸟过白云,鱼跃水面般空中无迹,水面无痕;不为消逝事物而烦恼,心境安然而自在。
116、 通论大小乘经,同明一道故,以无得正观为宗。但小乘教者,正观犹远,故就四谛教为宗。大乘正明正观,故诸大乘经,同以不二正观为宗。(隋)吉藏《三论玄义》卷下
117、 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而对人恭敬的人,就是在庄严自己。海涛法师
118、 人的内心都有某种空缺期待填补,因为欲望很多。没钱的想 钱,有钱的思权,有权的要名,有钱有权也有名了又能怎样?空缺的 还是空缺,不满的还是不满。故此,穷人有穷人的寂寞,名人有名人 的寂寞,权贵更有权贵的寂寞。我也有缺,但我不寂寞,因为喜欢发 呆,再多的缺我往往也看不见。
119、 有时候,闭上嘴,放下骄傲,承认是自己错了,不是认输,而是成长。在安静里,做一朵闲花,与人相处,不浓不淡,读静若秋水的书,听直抵心灵的曲,不道是非长短,不说人走茶凉,相遇,辗转,我只淡然,以拈花的姿态行于世,偶而在文字中,抚琴弄月,滴水禅音,无关风月,只为找一份清幽,留一份真。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三】
120、 信仰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这四件事是佛法的总纲,也是我们修行的起点和终点。121、 衣裳破后重重补,粮食无时旋旋营。一个纪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一《筠州洞山悟本禅师录》
122、 会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般若第二》
123、 能够远离杀生,就有了慈悲心,平等心。
124、 口出恶言,恒自伤害,如持利斧,自伐其身。《大宝积经》卷三十二
125、 世间最可怕的衰老是心态的衰老,如果你有一个年轻的体魄,却有一颗衰老的心,那将是世间最可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