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禅语心灵禅语_佛系唯美句子
126、 【孝顺与行善】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尊长,二是行善积德。
127、 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还是舌头。背后骂我的人 怕我;当面夸我的人看不起我。因此,人要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 管住自己的舌头。
128、 忍耐是治疗冲动的法宝,忍耐让人认清是非。星云法师言:认清了 世间的是非善恶喜乐,更要放宽肚皮,坦然接受。好坏、冷热、饱饿、老 病、荣宠怨恨、有理无理、快心失意事都接受。接受得了,才有心思寻求 解决之道,善因好缘就会随之而来。佛教将我们居住的世界称为娑婆, 也就是堪忍 能忍的意思。可见得,人要活着,必须要以忍处世, 不但要忍穷、忍苦、忍难、忍饥、忍冷、忍热、忍气,也要忍富、忍乐、 忍利、忍誉。以忍为慧力,以忍为气力,以忍为动力,更要发挥忍的生 命力。
129、 云何菩萨不恋财利?菩萨摩诃萨若得财物,不作我所,不谓是财,不作积聚,于时节中回施之者,供养父母及诸识亲、诸眷属等,于时节中复须自用。得此财时不生染着,不得财时亦不周悼,亦不渴仰。于施主边不起恶心,不取过失。于如法财,与众共得。《大乘宝云经》卷六
130、 以上求佛道之心觉悟人生,以下化众生之心奉献人生。
131、 业由心造,一切染净因果不出自心,都是自己造的。
132、 时下的一些文青们,常会说起水上之书,感慨生命的历程就像在水面上 书写文字。若某个文青在此番感慨中获得心灵的释然,也算是契合了大 慧禅师所说的中士闻道,也就是对禅的领悟达到了中等层次。上等层次 如何?如印印空,将生命的华彩挥洒在虚空之中,挥洒的当下就是空, 连水纹平复的时间都没有。佛性本具,生命本然,为何会有印空、印水 甚至印泥呢,这只是世人执妄心的轻重之别。上士之上的境界又如何? 且将印泥印水印空的印章碎为粉尘,此刻就能见到800年前的大慧禅师 以及2500年前的佛陀。
133、 【天天禅语】人格升华,需有成人之美、包容之德。
134、 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135、 我们的繁忙并不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而是在利益自己的事情上,所以忙的最终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佛陀曾经很清楚地告诉过我们:幸福和快乐源于利益他人,痛苦和忧虑源于利益自己。无着菩萨也说: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故于自乐他痛苦,修正换是佛子行。
136、 拥有独立的思想才会拥有独立的人格,对道德的景仰、对天 地的敬畏、对众生的悲悯、是独立思想的源泉。
137、 试想,当你无人陪伴的时候,有怎样的感受;当你失去财产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当你孤独走在陌生黑暗的路上的时候,又有什么感受。即使亲人、财产以及身体都陪伴着灵魂,心灵仍会浮躁、焦虑、不安,更何况灵魂孤独漂泊的时候。为死亡准备,等于是为灵魂找到美好的归宿,也是为灵魂选择了光明的前途。
138、 【天天禅语】一念错,则步步皆错;一念善,则事事造福。
139、 人生生活的禅法是一种得失的超越,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它是心地的一种自如与安详,更是内心的一份天真与愉悦,放眼对烦恼,是一种启发与感悟,也是一种心灵的心领神会,随它闲云任舒卷,活自己内心的清凉与明澈,也可以理解为内心的佛光普照。
140、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永嘉证道歌》
141、 问:佛性与烦恼俱不俱?答:俱虽然俱,生灭有来去,佛性无来去,以佛性常故,由如虚空。以是无来去故,三世无有不生灭法。《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142、 青春的散场,空气中弥漫别离的味道这禅声袅袅的夏天又有一群人忙碌着纪念往事。
143、 【天天禅语】十相自在意为:寿命自在、心自在、愿自在、业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神力自在、资具自在、法自在、智自在。令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与年、月、日、时所组合的时空宇宙世界一切自在。令具信者免除一切灾难,使所在之处吉祥圆满、眷属与睦、身心安康、去处通达、所求如愿。
144、 一切诸法,有时从事上去说,有时从理上去解。要知宇宙世间,事上有 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芥子纳须弥是理,若能明白理事无碍,此 即圆融诸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