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唯美句子

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_唯美经典名句

2021-09-07唯美句子

3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追求学问,就要求天天都学有所得。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减之再减,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38、无为而无不为。【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处于无为的境界之中,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3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译文】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

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道”,如果有人在说“道”,肯定不了解“道”的真意。

4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译文】执政者要遵循天道、顺从人伦,以常规的道理治理国家。但用兵却要用诡诈、出奇制胜。要取得天下太平,须用“无为”之法、自然之道。

4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中又藏有祸端。

43、治大国,若烹小鲜。【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译文】治大国像是烹小鱼,不能总是翻动、多变,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4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译文】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天下的难事,必然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然从小处做起。

45、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出处】《道德经·第六+三章》【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4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普通人做事,往往是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能慎始慎终,就不会有失败的事。

4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译文】我有三件宝,一直在坚持地守护着它们。一个叫仁慈、一个叫勤俭,第三个是不敢争胜冒尖。

4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译文】知道了但装作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却装作知道,是真有毛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圣人以这种“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为病。就是因为他们把“强不知以为知”当作病,所以才不会有毛病。

5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译文】百姓不害怕威严的统治,那么祸乱就要来了。

5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译文】有胆量但是贸然行事的人容易被杀,有胆量但不贸然行事的人就可以活命。

5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53、民不畏死,奈嘴可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译文】如果百姓都不怕死,用死来威胁他们能有什么用呢?如果让百姓常常害怕死亡,而那些极少数的违法者,抓住后杀掉他们,还有谁敢违法?

5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译文】天之道,是减损有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人之道,则相反,是减损不足的而奉献给有余的。

5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出处】《道德经·第十三章》【译文】把自己的身家和天下看作一样重要的人,才可以寄托天下重任。爱天下的人像爱自己的身家一样的人,才可以托付天下。

56、致虚极,守静笃。【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译文】要想达到虚无至极的境界,必须专一守住这个“静”字。

5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出处】《道德经,第十八章》【译文】大道废止了,就会有仁义。智慧出现了,就会有狡诈。六亲不和就会出现慈爱和孝顺。国家动乱就会有忠臣出现。

5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出处】《道德经·第七章》【译文】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是自然而生的,所以能够长久。

59、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出处】《道德经·第七章》【译文】圣人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后面,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全了自己的身体。

60、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译文】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大展身手,生不逢时的时候就像蓬草一样随意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