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经典名句_唯美经典名句
6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67、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68、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7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7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7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73、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74、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75、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7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77、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80、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81、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8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8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8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8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6、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87、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8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经典语录道德经经典语录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标准,于是就有了与之对立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有与无相互生化,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比较,高与下相互趋向,音与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追随。
3、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圣人总是做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的事,做事时用行动来教化,而不用语言来教化。
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出处i(道德经·第二章》【译文】生养了一切但不据为己有,做成了什么并不自恃有功,成就了事业并不居功自傲。就是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名就不会消逝。
5、为无为,则无不治。【出处】《道德经·第三章》【译文】做那些无为无欲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处】《道德经·第五章》【译文】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隐人窘境,不如顺其自然,格守中庸之道。
7、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出处】《道德经·第六章》【译文】它(谷神)的本体是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的,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出处】《道德经·第八章》【译文】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
10、功成身退,天之道。【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成功之后激流勇退,符合天的道理。
11、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处】《道德经·第十一章》【译文】“有”能给人以小的利益,“无”才有真正的“大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收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译文】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味道使人味觉不灵,骑马打猎使人心思放荡发狂,贵重的物品使人的行为不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