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大彻大悟的句子_佛语禅心_佛家因果轮回唯美句子
50、 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
51、 所谓的良心,就是将信仰和因果变成了一种现实的自觉和观照力。
52、 荀子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滴水都可以穿石,何况我们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只要人人都能点一盏照亮他人的灯火,这个世界必定是处处光明。
53、 那时了凡先生还不知道《了凡四训》,更不知道袁了凡,但后来当他读了《了凡四训》这本书,发现他们的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后,便从此自号了凡先生,并创立了凡心斋坊广布善缘。也正是这份特殊的缘遇,在后来的了凡公益读书会上他大力推广学习《了凡四训》,引来无数爱好国学的同仁汇聚心斋坊。
54、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隋)智颧《摩诃止观》卷九
55、 枯有枯的道理,荣有荣的理由,本无好坏之分,好与不好只是个人根据主观感受作出的评判而已。事无好坏,唯人拣择,就像身在红尘中的我们,每一天的起卧作息皆顺其自然,饥来张口困来眠,看似平常,却正是无限风光!
56、 望断冥鸿没处秋,苍苍一色水连天。《宏智禅师广录》
57、 佛教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已久,随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交融,佛陀已成为一种崇尚宽容超脱、心中无物、乐观大度的智慧;一种平静、平和、自在、自然,让心灵得到自由的智慧;一种奉行修炼自身、拒绝欲念、摈弃罪恶的智慧。佛家智慧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是对人类所有智慧的集大成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智慧的源泉。
58、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悦感。
59、 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五
60、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常,终会衰败,应当舍弃自私,无私奉献;名气无常,终会失去,应当舍弃我慢,传递爱心;亲人无常,终会离散,应当舍弃报怨,和睦相处;身体无常,终会衰老,应当舍弃贪执,勇猛精进。无常的观念里诞生永恒的真理,生活的点滴中发现觉醒之道。
61、 【佛心禅语】 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刀枪等武器,而是慈悲。因为,武器只能 制伏人的行为,无法改变人内心的邪恶;而慈悲却能震撼人的心灵,净化 人的身心。
62、 我们要养成以爱语摄化众生的习惯,使众生因我们的爱语与我们结下 人缘。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就是这个意思。学佛,就是学佛的 身、口、意,学习佛菩萨的广大心量,以种种爱语,赞叹、包容大众。言 语,同时是心念的反射,当心中充满赞叹及爱语,心则光明;若心中怀有 忌妒排斥,则堕入黑暗。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二】
63、 口说好话,心存好念,身行好事,脚走好路。改善自己是自度,也是度人;影响他人是度人,更是度渡。不能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这无限就是空性,而有限就是障碍。君子了达空性,能够悲心切愿,任重道远,身安道隆;小人迷于无明,致使罔顾公德,钻营取巧,身败名裂。64、 在佛家眼里,有和无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无中生有,有中有无。
65、 不忍辱,焉能负重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66、 不做低劣事,不受人驱使,不依附权贵,不以法为商。《即兴自说螺发外道经》
67、 助人,多利,善人最快乐,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宋白云守端
68、 识情障道,然而悟道亦不可离去识情。根尘和合方缘生出识情,若能于 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之识情中,了知缘生当体之空性,识情与本来面目 即无别。何须再刻意转识成智,若灭却识情得个智,本地风光依然黯淡。 以真空妙智投身于烦恼浊流,刹那间碧波澄澈。以真空妙智行走于红尘 险途,放眼处海阔天空。参禅破关,真空妙智全然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