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唯美句子

儒家经典名句摘抄_唯美经典名句

2021-10-13唯美句子

【83】、 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者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阿弥陀等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四

【84】、 菩萨求阿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事,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人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北魏)昙鸾《往生论注》卷上

【85】、 如以少汤投冰地上,虽消少处,返更成冰。菩萨未人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小利益,返更堕落。以是,新学菩萨不应远离诸佛也。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只可传枝。未证无生法忍者,要须常不离佛也。(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86】、 古教有云:声闻尚有出胎之昧,菩萨亦有隔阴之昏。况近时薄解浅悟,而自救不了者乎?纵有悟处深,远见地高明,行解相应,志在度人者,奈何未登不退,力用未充,居此浊恶,化此刚强,此亦先圣之所未许。如以未完不同之舟,济多人于恶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明)天如惟则《净土或问》

【87】、 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人。(宋)真歇清了《角虎集》卷一

【88】、 念佛一路,即是人理妙门,圆契五宗,弘该诸教,精微莫测,广大无穷。(明)莲池《答净土四十八问》

【89】、 净土法门,深大圆广,统摄无量,而居佛法中最高之位也。故吾人对此不可不明信奉行。随顺阿弥陀佛,发如是愿,自利利人,超此恶世,直入极乐,得不退转;行菩萨道,广化一切众生,皆使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此则修弥陀净土之大胜利也,吾人岂可忽诸!(民国)太虚《佛说无量寿经要义》

【90】、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知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专仗佛力,故其利益殊胜,超越常途教道。昔人谓余门学道,似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如风帆扬于顺水。可谓最善形容者矣。(民国)印光《印光法师文钞与徐福贤书》

【91】、 念佛法门,自力佛力二皆具足,故得已断惑业者,速证法身;具足惑业者,带业往生。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亦能得其利益;而复极其玄妙,纵等觉菩萨,不能出其范围。故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则万难万难。《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92】、 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印光法师文钞复谢慧霖书》

【93】、 任修何佛为本尊,均需兼修西方净土。因其他佛土,多赖自力,须修证至二地菩萨以上果位,方可随愿自在往生。《诺那活佛语录》

【94】、 净土宗的道理似浅实深,其行持似显实密,其成果似迟缓实速疾,其目的虽像是死后往生的自利,其作用却是现享法乐和济世益人的二利庄严。(美)张澄基《净土今说》

【95】、 (三)信愿往生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96】、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97】、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观无量寿佛经》

【98】、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愿生安乐刹。《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

【99】、 往生净土,须要真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去。(明)莲池《莲池大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