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唯美句子

宋词元曲名句_唯美经典名句

2021-10-14唯美句子
这说明中原文化并未因蒙古族统治而灭绝,它仍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充分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和持久的生命力。

可惜,当今的中国人对这些宝贵的文化典籍已经感到比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化典籍还要陌生。

也许有人说,只有抛弃这些已经陈旧了的封建的文化,中国才有可能走向今天这样的现代化。

其实,中国社会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道德滑坡,正是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的结果。

如果在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发挥出传统文化已经积累起来的力量,中国社会的发展将显得更加稳健。

元·郑涛《旌义篇》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
元·郑涛《旌义篇》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

元郑涛《旌义篇》。

1.立祠堂一所,以奉先世神主。

建立一座祠堂,以供奉前代祖先的神位,出外和归来都要禀告。

在二分二至的节气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参拜神位。

平常的节日要献上时鲜果品,四季祭祀的仪式要遵循文公制定的家礼办事,但要在仲月十五日举行,仪式完毕,还要再行会拜之礼。

除了四时祭祀之外,不能随便祭祀而去祈福。

凡是遇到亲人的忌日,孝子要身穿素衣进行祭奠,不作佛事,剪扎纸钱、纸马一类事也一并杜绝。

这天不得喝酒、吃肉、听音乐,晚上要住宿在外。

立祠堂的目的是为了回报祖先的根本,嫡系长子应认真管好洒扫及检查房门等事。

祭祀用的祭器、祭服,不许另做他用。

祭祀重在孝敬,以尽报答祖先的诚心。

如有人行礼时不恭敬,出现随便离席,以及站立不直、伸懒腰、打哈欠、打嚏喷等一切失态的举动,督过就要提出来惩罚他,如果督过不说,大家就要一起来惩罚。

这是一段研究古代家族举行祭祀活动的宝贵史料。

从这段文字我们知道:古代大家族建立祠堂的目的,是为了供奉祖先牌位,举行家族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分普通祭祀和亲人忌日祭祀两种。

普通祭祀又分朔望祭祀和四时祭祀两种。

朔望祭祀是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到祠堂摆上时鲜果品,祭礼祖先;四时祭祀是每年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四个节气都要到祠堂去祭祀祖先的仪式,日期定在二月、四月、八月、十一月,举行完仪式后还要行拜会之礼。

亲人忌日祭祀,一定要突出肃穆和安静,禁止一切奢华和喧闹,孝子甚至要夜宿在外。

祠堂里备有专门的祭器,祭服,由嫡长子负责管理祠堂。

祠堂祭祀有供奉的对象、固定的地点、时间和仪式,其实就是中国本来所独有的一种最普遍的宗教文化。

我们知道,郑涛所处的时代,正是蒙古族统治中国的元朝时期,这个十代同居的庞大家族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侵扰而改变自己的文化习俗,仍然顽强执著地保全和延伸着传统风俗文化;汉民族的悠久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在少数民族统治下受到改变和遭到灭绝。

这表明:文化代表一个民族的积累起来的生存智慧,是不能随便改变和灭绝的!

2.朔望.家长率众,参谒祠堂毕.出坐堂上。

每月初一、十五,家长带领众人参拜祠堂后,家长就出坐在堂上,击鼓二十四下,命令一个子弟大声朗读:听听听!

做儿子的一定要孝顺他的父亲,做妻子的一定要尊敬她的丈夫,做兄长的一定要友爱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一定要恭敬他的哥哥。

听听听!

不能因循私情而妨害大义,不能因为懒惰而荒废了那些正事,不要放纵奢欲而触犯刑法,不要听信女人挑拨离间而伤害了家庭和气,不要招惹凶横的是非而扰乱家门,不要沉迷酒色而惑乱性情。

如果犯上了其中一点,既损害你的德行,又毁坏你的信誉。

顾念这些祖训,实在关系着家运的兴废,再三强调,你们要深以为戒。

听听听!

听完之后,众人都行拱手礼,然后分东西两行坐下,家长再让弟子恭敬地朗读一遍关于孝悌的故事,听完后大家一起行礼而退。

这是古代大家族每月初一、十五进行祠堂祭祀时进行家教的具体内容,也或许是古人设置朔望祭祀的主要目的。

这种家教的内容简单、明了,且配上孝悌故事进行烘托、渲染。

如此反复强化、不断督促,使人容易记住和消化、操作,而且,这种教育具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经常性,且在祭祀的氛围里进行,更增强了感染力和宗教般的神圣感,是一种进行品德教育的十分有效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