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唯美句子

辛弃疾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_带有嘉字的唯美句子

2021-10-29唯美句子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译文及注释】

深深的庭院里石榴花开得正艳。彩绘的帷帘敝开,我身穿粗麻衣服,手摇丝绢小扇。中午的清风驱散暑气,显得格外清亮。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的来渡口观看赛龙船。我年纪大了,不愿再去与人拥挤,只是站在远处观看。任凭那些年轻人摇旗擂鼓呐喊,船浆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屈原的精神千古永存,屈原的风致万世流传。他生平带着芳草,胸襟怀抱如美酒清醇甘甜。谁信在千载之后,他在江底的灵魂还会把米粽垂涎。说什么是怕蛟龙发怒,才把粽子扔进江中给蛟龙解谗。唉,这些传说是多么荒诞。假如他一直活到今天,倒不如与世皆醉死在当年,反而省去许多苦恼怨烦。想到这里便有兴作此词以为笑谈,凭吊一下千古含冤的屈原。

1、綀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

2、结束:妆束、打扮。

3、钗符艾虎:《抱朴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缀髻鬓为钗头符。《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4、观渡:《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5、灵均标致:屈原风度。屈原字灵均。

6、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

7、椒:香物,用以降神;醑:美酒,用以祭神

8、角黍:粽子。

9、把似句:假如屈原而今醒过来。

【赏析】

本词为端午节吊古之作,咏端午节的风俗人情,提起端午节自然联想到屈原。词人托屈原之事,抒自己的怨愤之情。上片写端午节时当地的事物风光,少年们身穿盛装,争渡看龙舟,而词人却因年纪大,疏懒于此,这是情怀的不同。开头写石榴花开,点明季节。接下写自己的轻闲自在,实质却有闲愁最苦的意味,要从反面见意。任陌头几句描绘年轻人争渡的场面,动态感很强。下片赞颂屈原的品格,对端午节民众投粽的民俗予以批评,认为是对屈原的愚弄,有举世皆浊我独醒之慨。思致超妙而文笔诙谐,已开元曲先声。把似两句忧愤尤深,设想屈原今日觉醒,真不知作何感想。与其清醒而苦恼,还不如醉死差无苦。作者是个热血男儿,但在当时文恬武嬉,统治者苟且偷安而不思振作的世风中,只能长歌当哭而已。黄蓼园深深理解词人的意思,他说:非为灵均雪耻,实为无识者下一针砭。思理超超,意在笔墨之外(《蓼园词选》)。此乃深中肯綮之言,可谓先获我心。

贺新郎·中秋

京镗 贺新郎中秋

试与姮娥语。问因何、年年此夜,月明如许。万顷镕成银世界,是处玉壶风露。又岂比、寻常三五。变化乾坤同一色,觉星躔、斗柄皆回互。须要我,共分付。

平生脚踏红尘处。漫纷纷、鸡镕厚薄,燕鸿来去。只有婵娟多情在,依旧当时雅素。空自叹、归心难住。留取清光岷江畔,照扁舟、送我章江路。频引满,莫匆遽。

李玉 贺新郎

《贺新郎》

李玉

篆缕消金鼎。

醉沉沉、庭阴转午,

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

惟有杨花糁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

帘外残红春已透,

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云鬓乱,

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

遍天涯寻消问息,

断鸿难倩。

月满西楼凭阑久,

依旧归期未定。

又只恐瓶沉金井。

嘶骑不来银烛暗,

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

对鸾镜。

赏析:

此词为春闺寂寞、思妇怀人之作。上片写思妇画堂春睡午醒之状。篆缕三句写铜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盘旋缭绕似篆文,这时已经消散,庭院里树木的阴影转过了正午的位置,这是深锁闺房醉沉沉的人之所见。芳草二句以自言自语方式隐吐沉醉慵眠之原因和对恋人渴盼,却唯见柳絮飘散,添人怨绪。渐玉枕五句始点明病酒恹眠,朦胧春醒,终日无聊之情状,以残红春透衬映她芳华虚度,乃至云鬓蓬乱,无心梳妆,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悔也。下片写思妇企盼恋人回来。一个遍字传达出思妇恨不得插翅飞向天涯追寻恋人的热切情怀。月满数句写思妇独自登上西楼,望着银白的月光洒满大地,痴痴地想着,依旧归期未定他现在大概正想着回来,只是日子还没有确定,所以鸿雁还没有传来书信吧。依旧、又恐、不来层层转进,层层深化地写出思妇相思入骨的希望、忧恐与幻灭。最后谁伴我,乃无人伴我也,晨起梳妆依旧是独对鸾镜,流露出对昔日与恋人双映鸾镜,画眉描容,燕婉欢爱的眷恋和今日独对鸾镜的悲怆。这位女主人公自始至终,没有一言一语埋怨对方,她和婉淳雅,在思妇的形象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