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心情句子

布鲁诺简介_写愉快心情的句子

2021-10-10心情句子

搭梯子是一个巧夺天工的工程,一次重新开始艰难跋涉的万里长征,只有内行的陈景润才能体味其中呕心沥血之苦和阅尽艰难险阻的壮美。它仿佛是一个朦胧而清晰的倩影,可见而不可触,令人神采飞扬而又备受难以捕捉的煎熬之苦。一想起它,一种难以言传的亢奋和自甘为之熬尽心血的夙愿便油然从心中升起。

陈景润十分珍惜时间,他工作起来经常不顾自己的身体。当黎明到来之前大地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陈景润的小屋已经响亮起朗读外语的声音;当曙光初照时,他床头已积起了许多数学演算手稿;上班铃声还没响呢,他已来到图书馆门口看书等待开门。

陈景润喜欢看书,一旦看起书来就沉浸在书海之中,忘掉自己,忘掉一切。有一次,已是中午时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已过了,管理员大声问里面有没有人,没人回答,管理员锁好门去吃饭了。这时候陈景润才觉得要回去吃饭了,但他走到门口发现门锁着,就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重新回到书库去看书。

陈景润很少有时间出家门,他认为散步和购物都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看书,多算算公式。

陈景润睡得很少。每天晚上,大约十二点钟以后才能入睡,令人惊奇的是,他入睡很快,有时鞋没脱,衣服也不脱,就躺下了,不久,就会传来轻轻的鼾声。到凌晨三点,他又醒了。他怕影响家人休息,动作总是非常轻,轻手轻脚地走到客厅,打开台灯,然后开始伏案工作,一直到天明。

长期的过度工作,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加之身体本身又不太好,陈景润很快就病了,他又住进了医院,妻子是个医生,她知道陈景润需要休息,她要求他先养病,等病情好转再继续工作,可是,陈景润无法停止自己热爱的事业。

一想到数学,他恨不能一天当成两天用,一小时当成两小时用。

陈景润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教育和发展,他希望青少年了解数学,喜爱数学。在顽强冲击(1+1)的紧张日子里,他依然坚持利用空闲时间给青少年写一些科普类读物。他写信告诫青少年朋友们说:时间是最重要的,千万莫要让它白白流逝,抓住点滴时间学习就等于抓住了知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陈景润依然不忘记利用时间,当家人不让他写东西,不让他看书,让他多休息时,陈景润坚持要妻子在床边放下纸和笔,以便他随时要写东西用。他告诉儿子要努力,抓紧时间多学知识,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陈景润就是这样紧追时间的步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向科学高峰迈进。他告诫中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他的一生就是珍惜时间的一生,为理想奋斗的一生。

【启迪】

取得伟大成就的大数学家陈景润一生坚持学习,不浪费点滴时间,他夜以继日,潜心于研究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光是演算的草稿就有几麻袋,最终证明了这道难题,摘下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们平凡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间呢?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

【前言】

1894年10月,苏州的一个家境清苦的贫寒之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在地主家做账房的父亲为孩子起名绍钧,字秉臣,用的是《诗经》中的句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父亲期望儿子将来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1907年,仅读一年小学的叶绍钧跳级进入刚刚成立的公立苏州第一中学堂。叶绍钧在这里一读就是五年,接受了完全新式的教育,不仅受到西方现代科学的思想启蒙,而且还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壮丽洗礼。

辛亥革命来了,绍钧自觉名字有点陈旧,请老师帮助改名,老师取圣人陶钧万物之意,为他取号圣陶。这是一次意味深长的改名。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陶钧万物事实上成了叶圣陶一生的志业追求。

中学毕业前夕,叶圣陶在日记中认定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此身定当从事于社会教育,以改革我同胞之心。

1912年,叶圣陶中学毕业后开始在苏州的小学任教。1914年,教学闲暇,叶圣陶开始文言小说创作。

这年的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1918年,叶圣陶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