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言可畏的经典句子_关于烟的伤感经典句子
三说是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对外通商码头,中外客商云集。当时外滩的十六铺码头是国内各路客商的交汇地,一些外埠的小商贩,白天经商,夜晚为了节省开支就在码头附近路边屋檐下打地铺过夜。这就为警察局的巡捕和一些地痞流氓提供了生财的机会。他们以维护治安为由,向小商贩勒索钱财。小商贩就动脑筋把铜板、银元、纸币藏在挑运货物的抬杠里。可时间一长,被巡捕和地痞流氓知道了内情,不交所谓的保护费就敲敲商贩的竹杠或抬棒。小商贩们惹不起这些歹人,破财免灾,就从杠棒中倒出些银两来开路。从此敲竹杠成了强行勒索的代称。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俗语比喻接受别人的救助要加倍报答,以示感恩。那么,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最早出现在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来源于明朝的一个故事。
明朝后期,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宦官当道,廷臣结党,派系林立。历城一县令,看破时局,无奈之下愤而离职到神通寺出家,法号兴公。年轻女儿放心不下父亲,怕父亲受苦,生活不能自理,也跟随而来。按寺内规矩,男女不能同居,她便进入距离父亲不远的涌泉庵削发为尼,法号明喜。
为方便替父亲洗衣服,明喜随后建了一座单层方形坐北朝南的塔,把为父亲洗好的衣服按约定时间送往塔内,随后父亲再将衣服拿走。当人们问起这样做的原因时,她说:父亲的养育之恩我们必须好好回报,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真是不折不扣的孝女,人们无不被她这种报恩方式所感动。为了纪念这位女子,后来人们把神通寺后的泉起名为滴水泉,明喜为父亲洗衣服的泉为涌泉。于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俗语在民间传开了。至今还被人们广为引用。
【醋】醋是深受大众喜欢的一种带酸性调味品,有开胃降压之功效。
那么,醋是谁发明的呢?自古就有杜康造酒儿造醋的民间传说。
杜康,夏朝山西运城人,众所周知,他是我国最早的酿酒家。杜康的儿子黑塔率族移居今江苏镇江一带,在长江边的渔港设了一家作坊,并用水浸泡酒糟,每天翻缸。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时,当他揭开缸盖后,一股特殊的香味扑鼻而来,他尝了尝缸中的酒糟水,酸中带甜,味道还不错。他在煮菜的时候放了一点儿,菜味可口,令人食欲大增。于是黑塔便把廿一日加了个酉字,将这种酸汁命名为醋。据说,至今镇江恒顺酱醋厂制醋的时间还是二十一天。
【嘉年华】嘉年华这个词现在使用频率很高,什么汽车嘉年华、房产嘉年华,还有以嘉年华命名的大型娱乐场所和活动等等。那么,嘉年华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嘉年华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四十天没给耶稣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四十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四十天时问作为斋戒及忏悔的日子。这四十天中,人们不能食肉,不能娱乐。所以在斋戒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等联欢活动,纵情欢乐,以应付抵消即将来临的沉闷。这就是传统的狂欢节,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节日。
嘉年华最初译名是狂欢节,狂欢节这个意译,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后来,狂欢节传到香港,有人又将它改译为嘉年华。但是,相对于狂欢节而言,嘉年华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显得优雅文气,似乎与热烈狂放的气氛不符。不过,事实也如此,狂欢节到香港后,已经变得比较文雅温和,与巴西式的狂欢节殊途异趣,大不相同了。
嘉年华是西风东渐的产物。
【橄榄枝】橄榄枝即油橄榄的枝叶。西方常用作和平的象征。这一用法的产生,要从《圣经》说起。
《圣经旧约创世纪》载,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后,人类繁衍生息,数量越来越多。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的尽都是恶,使地上充满了强暴。上帝为此而愤怒,决心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
由于诺亚是义人(无罪的人),上帝不忍让他一家人与众恶人一同被除灭,就指示诺亚造一只方舟,带领全家及各种成对的飞禽走兽进入方舟保命。
当诺亚600岁,2月17日那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水势浩大,持续涨了一百五十天。诺亚放出鸽子,试探洪水情况,其时天下滔滔,鸽子无法落地,便又飞回了方舟。七天以后,诺亚又一次放飞鸽子,晚上鸽子回来时,嘴里叼着一片橄榄叶,诺亚由此获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来,人们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双方交战,一方愿意和解,便可说伸出橄榄枝。鸽子也成了和平的象征,称为和平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