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燕歌行·并序
赏析:
这是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诗序交代了历史背景,然后在诗中表现了官吏不顾人民死活,与夷贼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诗共分四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昔岁太平日子,生活的安适。七至十四句为第二段,写今,写贼。对贼褒扬。十五至廿句,为第三段,写今,写官。抨击官吏,不顾丧乱人民之苦,横征暴敛。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写自己的心志:宁愿弃官,也不愿做所谓忠臣、贤臣。宁愿归隐江湖,洁身自好,也不愿作为帮凶,坑害人民。??
诗直陈事实,直抒胸臆,不雕琢矫饰,感情真挚。不染污泥、芳洁自好。
元结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作者:元结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
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 时取一醉。 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 使舫载之,遍饮坐者。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 诸子环洞庭而坐, 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 乃作歌以长之。?? 石渔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注释:
1、漫叟:元结的别号。
2、疑:似。 3、长:犹助兴。译文:
我用公田的米酿酒,常借休假之闲,
载酒到石鱼湖上,暂且博取一醉。 在酒酣欢快之中,靠着湖岸, 伸臂向石鱼取酒,叫船载着, 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 好象靠着巴陵山, 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 同游的人,也象绕洞庭湖而坐。 酒舫漫漫地触动波涛, 来来往往添酒。 于是作了这首醉歌,歌咏此事。?? 湖南道州的石鱼湖, 真象洞庭,夏天水涨满了, 君山翠绿苍苍。 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 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 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 为四卒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赏析:
元结在代宗时,曾任道州刺史,其时他写了好几首吟石鱼湖的诗。他的《石鱼湖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匝,多欹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及命湖曰石鱼湖,镌铭於湖上,显示来者,又作诗以歌之。有诗云: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
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诗起首以洞庭湖作比石鱼湖,以君山作比石鱼;接着叙述在石鱼的寻欢作乐;最后说明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阻止饮酒作乐,借以忘忧。诗的格调清新自然,乘兴而发,毫无拘束,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和及时行乐的思绪。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去来兮辞并序》
作者:陶渊明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