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优美句子

塞下曲六首_绝句塞下曲

2021-09-30优美句子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平!为您倾情整理《塞下曲六首》,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塞下曲六首

《塞下曲六首》

作者:李白

原文: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其六)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注释:

1、天山:指祁连山。

2、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3、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4、天兵:指汉朝军队。

5、衔恩:受恩。甚:多。

6、海:瀚海,大沙漠。陇头:田野。

7、高枕:高枕无忧。

8、鸣鞭:马鞭挥动时发出声响。渭桥:在长安西北渭水上。

9、天骄:指匈奴。

10、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

11、麟阁:即麒麟阁。霍嫖姚:即霍去病。

12、云砂:细碎的石粒,指边塞风光。

13、沙棠:植物名,果味像李子。

14、独不见:为乐府古题,吟诵的是思而不得见的落寞愁绪。

15、虎竹:兵符。龙沙:即白龙堆,指塞外沙漠地带。

16、剑花:剑刃表面的冰裂纹。

17、殊:远。嗟:感叹。

18、甘泉:甘泉山,秦时在山上造甘泉宫,汉武帝扩建。

19、合:满。陇底:山坡下。

20、负:凭借。净:一作静。妖氛:指敌人。

诗意:

(其一)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

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

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

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

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其二)

天朝的大军开向北方的荒塞,

是因为胡人的兵马准备南侵。

战士们横戈走马纵横作战,

只是为了报效朝廷的厚恩。

他们不畏艰苦,在瀚海握雪而餐,

在陇头拂沙而眠。

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攻破敌国平定边疆,

使祖国的百姓高枕无忧,安居乐业。

(其三)

骏马像一阵旋风驰骋,

战士们鸣鞭纵马出了渭桥。

背着弓箭辞别了汉地的明月,

在战场上弯弓射箭打败了胡人。

战争结束后天上的客星也为之暗淡,

军营渐空,海雾已消。

功成之后,在麒麟阁的功臣像上,

却只有霍嫖姚的画像。

(其四)

战马在黄金塞上奔驰,

塞上的白云和黄沙回绕在思妇的梦中。

在这易生悲思的秋天里,

边疆的征夫勾起了闺中少妇的思念

萤火虫在秋窗前飞来飞去,

边城之月在闺房门前远近徘徊。

秋霜凋落了梧桐的残叶,

西风在沙棠树枝间沙沙作响。

思念的人儿怎么等也等不见,

相思的泪水只有暗自空流。

(其五)

胡虏乘着秋高马肥之际兴兵南侵,

唐朝大军出动兵马前去迎敌。

将军带着虎符出征,

战士们在龙沙坚守御敌。

夜晚的月亮弯如弓影,

胡地的霜雪凝剑成花。

大军尚未进入玉门关,

闺中的少妇还是不要太着急了吧。

(其六)

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

战火映红了甘泉宫的天空。

汉皇勃然大怒,

按剑而起,

召李将军率领大军前去迎敌。

杀气直冲云霄,鼓声震天动地,

天兵英勇战斗,所向无敌。

横行战场靠的是勇敢的气魄,

一战而扫清胡虏,平定天下。

赏析:

(其一)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