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优美句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_杜甫诗词绝句

2021-10-03优美句子

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深寓生活哲理。

袁去华 剑器近

《剑器近》

袁去华

夜来雨,

赖倩得东风吹住。

海棠正妖娆处,

且留取。

悄庭户,

试细听莺啼燕语,

分明共人愁绪,

怕春去。

佳树,

翠阴初转午。

重帘未卷,

乍睡起,

寂寞看风絮。

偷弹清泪寄烟波,

见江头故人,

为言憔悴如许。

彩笺无数,

去却寒暄,

到了浑无定据。

断肠落日千山暮。

赏析:

本词以柔笔抒离情,共分三片。上片写眼前所见,中片写耳际所闻,下片点明词人夜来风雨失眠,转午始起,显其慵懒无聊。最后情景双收,写词人遥望落日千山之暮色,顿感断肠销魂之痛,概括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无穷的失落与怅惘。全词写情抒情,从愁绪、寂寞、清泪,到憔悴、断肠,层层皴染,层层转进,愈转愈深;意象清丽,情蕴凄婉,愁寂幽咽。

杜甫 野老

《野老》

作者:杜甫

原文: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释:

1、野老:杜甫自称。

2、琴台:四川名胜地,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这里代指成都。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草堂之景,笔触悠闲疏淡,诗句好像信手拈来一样。开头野老二字,是杜甫自称。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此时诗人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柴门一句妙在写得毫不费力。这个柴门好像是随意安上去的,既然江流在这里拐了个弯,诗人就迎江安个门,方位不正也无所谓,一切任其自然。而那边澄碧的百花潭中,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捕鱼。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也许因为江流回曲,适于泊舟,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这四句,是诗人野望之景,出语纯真自然,犹如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整个画面充满了村野之趣,传达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然而杜甫并不是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久望之下,竟又生出另一番情思来了。

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接得极自然。杜甫有诗云: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大概就指这些贾客船。正是这些万里船,扰乱了他平静的心境,令他想起那漫漫长途。这长路首先把他的思绪引向大江南北,那里有他日夜思念的弟妹,他常想顺江东下。由此又想到另一条长路:北上长安,东下洛阳,重返故里。然而剑门失守,不仅归路断绝,而且整个局势紧张危急,使诗人忧念日深。在这迷惘痛苦之中,他仰头见到白云,不禁发出一声痴问:片云何意傍琴台?琴台是成都的一个名胜,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此代指成都。片云是诗人用以自喻,意思是: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为何留滞蜀中呢?首先是因为战乱未平,兵戈阻绝,其次,也是诗人在发问:是谁把他赶出朝廷,剥夺了他为国效力的机会?这一句借云抒情,深婉含蓄。云傍琴台,原本是自然现象,无须怪问。因而这一问好似没头没脑,也无法回答,其实正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

尾联二句,传出了诗人哀愁伤感的心情。诗人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着战乱的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城头传来的画角声,十分凄切悲凉。全诗以此作结,余味无穷。

诗的前四句所写之景,恰如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这就是说,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自我好像融入客观世界,这时写出的意境即是无我之境。这首诗的前四句,诗人心境淡泊闲静,完全陶醉于优美的江边晚景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诗的后四句转入抒情后,仍未脱离写景,但这时又进入了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这里的景物,无论是云彩还是城阙,是秋色还是角音,都浸染了诗人哀伤的感情色彩。两种境界,互相映衬,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当诗的上半部展现出那幅江村图时,诗人似乎是忘情于自然了,到了下面,才表现出他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原来他的闲适放达,是在报国无门的困境中的一种自我解脱。这种出于无奈的超脱,反过来加深了痛苦心情的表达,在平静水面下奔涌着的痛苦的潜流,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

杜甫 南征

《南征》

作者:杜甫

原文: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赏析: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春岸二句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

偷生二句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如果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应该分外高兴。可是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旅程中的忧郁情怀与春江上的盎然生意,就很不协调。触景伤情,怎能不泣下沾襟呢?

老病二句,道出了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诗人此时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应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这不是很可悲么?但即使这样,诗人仍然一片忠心,想望着报效朝廷。君恩当指经严武表荐,蒙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一事。这里,诗人运用流水对,短短十个字,凝聚着丰富的内容。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百年二句对此作了回答。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他有绝代才华,然而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他在诗坛的光辉成就生前并未得到重视,这怎能不使诗人发出未见有知音的感慨呢?这确是杜甫一生的悲剧。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此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诗人正于此不协调处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整首诗悲凉凄楚,反映了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杜甫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