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典短句 > 优美句子

吕岩的诗_杜甫的诗

2021-10-14优美句子

18、《鹧鸪天七夕》

一杼流霞织锦躔,小楼凉思到云鬟。

鸳针乞巧怜芳序,蛛网牵愁恨夜阑。

烟采散,露华漫,碧空一镜泻秋寒。

天河万古喧银浪,不见浮槎客再还。

19、《一剪梅》

一抹春痕梦里收,草长莺飞,柳细波柔。

珠帘十里荡银钩,筝语东风,那处红楼。

别有前程忆旧游,几日韶华,赋笔生愁。

长安云物恋残秋,铃语西风,那处红兜。

20、《生查子》

清明烟雨浓,上巳莺花好。

游侣渐凋零,追忆成烦恼。

当年拾翠时,共说春光好。

六幅画罗裙,拂遍江南草。

21、《菩萨蛮》

舞衣叶叶余香在,欢场了却繁华债。

往事梦钧天,梦回清泪淹。

疏枝霜后柳,病骨如人瘦,

来岁柳飞绵,楼空谁卷帘?

22、《南楼令》

叶落见城厢,疏枝恨早霜。

喜山林、乍换秋妆。

多谢倪郎传画笔,渲绛赭,染苍黄。

桥影恋残阳,沙痕引岸长。

锁羁愁、十里清湘。

着个诗人孤似雁,云黯淡,水微茫。

辛弃疾 生查子·独游雨岩

《生查子独游雨岩》

作者: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释:

1、雨岩:在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地方。这里的景色奇丽。作者在这里写了不少的词。

2、非鬼亦非仙:指岩石的形状奇特。泉水的声音也不同一般。作者在《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词的小题中说:题雨岩。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句: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这里指的是泉水的声音。桃花水,二、三月的黄河水叫桃花水。但颜师古注《汉书沟洫志》时说:盖桃方华时,既有雨水,川谷冰泮,众流猥集,波澜盛长,故谓之桃花水。当以后者为是。

3、桃花水:《礼记月令》上说: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

翻译:

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我在溪边行走,

影子照在溪里。

青天落在水底下,天上的行云,

也落在溪里,我却像在云里行走。

风光这么美丽,使我兴奋,

我禁不住高声歌唱,但是有谁来和我呢?

只有空旷的山谷,发出清音来和我。

这个声音,不像鬼也不像仙,

原来是从桃花水里发出来的一曲歌声。

赏析:

这是辛弃疾作品中又一首即事叙景、寓情于事之作。此词作年虽然难以确考,不过可以肯定这是词人削职闲居、退居带湖期间,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鹧鸪天》)的情况下写作的。题目中的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据韩淲《涧泉集》卷十二一首题为《朱卿入雨岩,本约同游,一诗呈之》的诗中说:雨岩只在博山隈,往往能令俗驾回。挈杖失从贤者去,住庵应喜谪仙来。中林卧壑先藏野,盘石鸣泉上有梅由此可以想见当地风光之清幽。作者留连雨岩,填词赋诗,以抒发其情怀。

这首词是作者在游雨岩的时候写的。上片以溪为中心,用天、人、云来烘托出一幅色调清雅的图画。下片写自己的清傲孤独。高歌谁和余?这高歌不是一般的歌,是正义的,抗金的歌。和者是空谷清音起。从这里也看出作者寄情山水是迫不得已的,但是倔强不渝的爱国决心,却从高歌中唱了出来。词调轻快清新,景色如画。

此词前二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写的是词人在溪边行,从溪水倒影中照出,可见溪水的清澈。溪中倒影不但有人,而且有天,天在溪底,把清溪之清写尽。溪水平明如镜,人影只是水镜中一点,其背景有广阔的天空,一齐照入溪水,从中使人得知溪面之大。但天空本是青冥无物,照入水底如何见出?于是借行云来点明。行云本在天,而今水底的天反借行云而见,这是词人体物精到处。天上有行云句,如果理解为天上之天,就没有什么意义,这里说的是水底之天,它承上补足天在清溪底句,启下引出人在行云里句。这个人是遥应首句溪水中的照影,这才有在(水底天的)行云里的视觉感受。以上四句全从清溪倒影落墨,表现的是词人当时那种自觉行走于蓝天之上、白云之中的飘飘似仙的独特感受和恬静愉悦的心情。唐朝诗人贾岛在《送无可上人》中曾写过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感受,但又不如这首词来得清新自然,富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