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外貌描写片段250字左右,人物外貌描写250字作文
外貌描写一段250字左右
我最敬佩的人250字作文(有外貌描写) 记得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放学回家,看见了一位清洁工阿姨正在扫地。她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可能是寒冷的原故,她的嘴直发抖。
描写自己外貌的一段话:看着镜子中的我:卷曲的刘海儿像一束青丝编结的黑菊花。真是太有趣了。我有三大三小:大头,大耳朵。大肚子;小眼睛,小鼻子,小嘴。爷爷常说:头大是宝。
描写人物神态外貌语言动作的作文 250字 好叔叔 说起捡破烂的人大家都会把他与“小偷”联系起来。我就认识一个捡破烂的叔叔。他经常到这里来捡破烂。可大伙儿谁不把他夸呀!他,只要能卖的东西都捡。
外貌描写的优美段落
1、《老人与海》 海明威圣地亚哥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
2、描写人外貌的优美段落如下:他的一双小腿练得像小铁棒那样坚硬。小光是五年级的学生,圆圆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小女儿真像一株海棠似的袅娜。我的表兄旭旭,今年才十岁。他长得白胖胖的。
3、描写人物外貌的优美段落如下: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
4、好那盛开的玫瑰花一般的小脸。秋水一般的大眼睛,仿佛有许多小问号藏在里边。她那红红的小嘴,微微向上翘,像个小月牙儿,好像总是在微笑。那双葱白般的小手上还嵌着五个浅浅的小窝窝。
关于人物描写作文250字
描写人物神态外貌语言动作的作文 250字 好叔叔 说起捡破烂的人大家都会把他与“小偷”联系起来。我就认识一个捡破烂的叔叔。他经常到这里来捡破烂。可大伙儿谁不把他夸呀!他,只要能卖的东西都捡。
人物描写作文250字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阳光老师,我们的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经常提醒那些上课不听讲,说话的同学。她常常扎着马尾辫,长着瓜子脸,眉毛像柳叶一样,眼睛水汪汪的,如一潭清澈的泉水,鼻子高高的,似个鹰钩一般。
帮忙写一篇人物描写的短文 250字左右 在泥泞的道路上,人们顶着寒风纷纷向自己的家里奔去,只有一个乞丐弓着背孤 独的躺在一个墙角下。 他上身穿着既单薄又破烂的衣服,还夹着几个灰色的补丁。
小学三年级描写人物的作文250字 我最熟悉的人是妈妈。她留着披肩长发,一张白白净净的脸,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上去特别有神。她披着一条五彩的围巾,看上去特别美丽。妈妈在我想念她的时候,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

人物特点外貌描写作文200字
1、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200字 比如 我的同桌叫XXXXX,他长着乌黑的头发,大约有一寸长。头发下面有淡淡的眉毛,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的嘴唇微微上翘,鼻子上还有些皱纹,笑的时候瞪着大眼睛,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
2、外貌描写 他今年7岁,个人不算高,比较瘦,但看起来却很有精神。 他留着很短的头发,俊俏的脸上长着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鼻梁高高的,像个小红萝卜似的。到过他家的人都说他五官端正,是个好看的男孩子。
3、人物的外貌是写人作文的一个起始点,开篇的描写很容易的就会影响到整篇作文的布局以及他的风格,接下来,可以欣赏一些小学生们描写他们父母、同学老师的作文。
4、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200字 .〖一个女同学的外貌〗她很瘦小,长着一对月牙似的小眼睛,嘴巴旁有颗米粒大小的黑痣。 她正阅读着一本厚厚的书,那双眼睛盯在书页上,就像蜜蜂吮吸着花蜜,显得那么专注。
5、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200字1 我的妈妈很普通,也很善良。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那鹅蛋脸上常常挂着一丝微笑!有一次,再接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脏兮兮的白色小猫蹲在路边,可怜的叫着。
- 上一篇
一年级六一儿童节手抄报简单又好看非常简单,一年级六一儿童节的手抄报怎么画最简单的
六一儿童节手抄报画六一儿童节简单又漂亮的手抄报1、首先在手抄报的左上角画上一架飞机,在飞机的后方画上一个条幅,并在条幅中间写上主题,如下图所示。2、选用适合的纸张和笔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各种颜色的纸张、水彩笔、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可以选择细腻、柔软的卡纸或者硬质纸张来做底纸,再找一些花色、图案鲜艳的纸来做装饰。笔的颜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搭配。3、六一手抄报1六一儿童节到了,同学们...
- 下一篇
唯美风景,唯美风景视频素材无水印
风景优美的唯美诗句(75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夜风在河滩里飘动着,沙滩里的柳树,像喝醉了酒似的,使劲地舞动着她满身的嫩油油的枝条。描写风景优美的诗句描写风景优美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