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_名言名句
58 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59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60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61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62 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63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64 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65 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
66 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67 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68 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69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70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71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72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73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74 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75 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76 人德八本:习勤、崇俭、 谦谨、敬恕 、毋贪、去私 、专一、有恒
77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78 广其识则天下大。
79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80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81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82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83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84 心至苦,事至盛也。
85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86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87 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88 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
89 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90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91 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92 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93 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94 禁大言以务实。
95 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96 有其功,必有其效。
97 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98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99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00 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101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02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03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04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105 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106 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107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108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109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10 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111 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