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_名言名句
【14】、 心以收剑而细,气以收敛而静。《曾国藩家书》。
【15】、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日眠食有恒,二日惩忿,三日节欲,四日每夜临睡洗脚,五日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曾国藩家书》。
【16】、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曾国藩家书》。
【17】、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曾国藩家书》。
【18】、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曾国藩家书》。
【19】、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曾国藩家书》。
【20】、 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曾国藩家书》。
【21】、 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节啬非独食色之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曾国藩家书》。
【22】、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家书》。
【23】、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曾国藩家书》。
【24】、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曾国藩家书》。
【25】、 人性本善,自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本性日失,故须学焉而后复之。《曾国藩家书》。
【26】、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曾国藩家书》。
【27】、 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曾国藩家书》。
【28】、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曾国藩家书》。
【29】、 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曾国藩家书》。
【30】、 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曾国藩家书》。
【31】、 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曾国藩家书》。
【32】、 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曾国藩家书》。
【33】、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家书》。
【34】、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曾国藩家书》。
【35】、 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曾国藩家书》。
【36】、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曾国藩家书》。
【37】、 一张一弛,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曾国藩家书》。
【38】、 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曾国藩家书》。
【39】、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曾国藩家书》。
【40】、 存心,则缉熙光明,如日之升;修容,则正位凝命,如鼎之镇。内外交养,敬义夹持,何患无上达。《曾国藩家书》。
【41】、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围藩家书》。
【42】、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曾国藩家书》。
【43】、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
【44】、 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曾国藩家书》。
【45】、 学问之事,以日知月无亡为吃紧语;文章之事,以读书多,积理富为要。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之学。《曾国藩家书》。
【46】、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曾国藩家书》。
【47】、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曾国藩家书》。
【48】、 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曾国藩家书》。
【49】、 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俱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士字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曾国藩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