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_名言名句
【89】、 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曾国藩家书》。
【90】、 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曾国藩家书》。
【91】、 和字能过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曾国藩家书》。
【92】、 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曾国藩家书》。
【93】、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曾国藩家书》。
【94】、 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况兄弟乎?《曾国藩家书》。
【95】、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曾国藩家书》。
【96】、 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使,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爱之,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曾国藩家书》。
【97】、 兄弟之间,一言欺诈,终不可久。尽行揭破,虽目前嫌其太直,而日久终能相谅。《曾国藩家书》。
【98】、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曾国藩家书》。
【99】、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曾国藩家书》。
【100】、 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惟愿诸弟发奋立志,念念有恒,以补我不孝之罪。《曾国藩家书》。
【101】、 盖君子之孝,尤重于立身,内之刑家式乡,外之报国惠民。凡吾行事,足令人钦仰者,皆吾所以敬吾亲也;凡吾德意,足生人感恋者,皆吾所以爱吾亲也。推此以求,则尊显之道,事业无穷,未可酷于一哀,限生灭性,不达继述之义,翻蹈细人之行。《曾国藩家书》。
【102】、 我身殁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曾国藩家书》。
【103】、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俾埠,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曾国藩家书》。
【104】、 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检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曾国藩家书》。
【105】、 居家之道,推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曾国藩家书》。
【106】、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曾国藩家书》。
【107】、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家书》。
【108】、 余尝谓享名太盛,必多缺憾,我实近Z;聪明太过,常鲜福泽,尔颇近之;顺境太久,必生波灾,尔母近之。余每以此三者为虑,计推力行孝友,多吃辛苦,少享清福,庶几挽回万一。《曾国藩家书》。
【109】、 一家兴旺气象,断不可忽。《曾国藩家书》。
【110】、 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曾国藩家书》。
【111】、 风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曾国藩家书》。
【112】、 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曾国藩家书》。
【113】、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传长远之家规;不待一二入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曾国藩家书》。
【114】、 家中兴衰,全系乎内政之整散。《曾国藩家书》。
【115】、 吾则不忘落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场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曾国藩家书》。
【116】、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曾国藩家书》。
【117】、 盐姜颇好,所作椿麸子,酝莱亦好。家中外须讲求莳蔬,内须讲求晒小菜。此足验人家之兴衰,不可忽也。《曾国藩家书》。
【118】、 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曾国藩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