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励志名言 > 名人名言

关于生死的名言

2021-02-16名人名言

  42、尽管土地缓慢的生长节奏给农民一种平静而安全的感觉,但并没有消解死亡的威胁。这就是节日的起源之一。他们必须放下手头的耕作聚集到一起来。农民的群体状态跟他们独处的状态,在形态上差别很大,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时候的人群就是自然元素的夸大化、活跃化,模拟化、集中化。 —— 张柠

  43、死了,用种种的饮食来祭祀他(依佛经说,惟有饿鬼才需要祭祀),烧冥衣给他穿,化锡箔、冥洋给他用,扎纸房给他住。佛教中,不但应赴经忏,著重度亡;而且将中国的一些迷信习俗,都引到佛门中来,这完全受了中国「人死为鬼」的恶影响。其实一人死了,不一定生於鬼趣,或生地狱、畜生,或生到天国,或仍来人间。即使想到死亡,也不应预备作鬼!无锡的丁福保,以为信佛先要信鬼,大师以为这不免加深了鬼教的迷信!为对治这一类「鬼本」的谬见,特提倡「人本」来纠正他。 —— 印顺导师

  44、畜生中,高级的也通於天。天神与鬼、畜,在一般宗教中,虽从来有分别,而实有混淆的形迹。大概的说∶倾向於统一的,永生的,是天神(神教)教。但也有多少不同∶如基督教的耶和华,回教的阿兰,是一神教;如印度的梵天、大自在天,中国道教的元始天尊等,是泛神教,即有多神的倾向而统一的。如倾向於杂多的,死亡的,即鬼灵(鬼教或巫教)教。 —— 印顺导师

  45、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说,如不能重视人间,那末如重视鬼、畜一边,会变为著重於鬼与死亡的,近於鬼教。 —— 印顺导师

  46、如著重羡慕那天 [P22] 神(仙、鬼)一边,即使修行学佛,也会成为著重於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近於神教。神、鬼的可分而不可分,即会变成又神又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这不但中国流於死鬼的偏向,印度後期的佛教,也流於天神的混滥。如印度的後期佛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不以人为本而以天为本(初重於一神倾向的梵天,後来重於泛神倾向的帝释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变化。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这不但对治了偏於死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於神与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惟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 —— 印顺导师

  47、年龄是个自然历程里不能超越的事实,就像饮食男女,像死亡。有时,这种年辈意识比阶级意识更鲜明。随你政见、学说或趣味如何相同,年辈的老少总替你隐隐分了界限,仿佛瓷器上的裂纹,平时一点没有什么,一旦受着震动,这条裂纹先扩大成裂缝。……无论如何,这些学生一方面盲目得可怜,一方面眼光准确得可怕。他们的赞美,未必尽然,有时竟上人家的当;但他们的毁骂,那简直至公至确,等于世界末日的“最后审判”,毫无上诉重审的余地。……古代中国人瞧不起蛮夷,近代西洋人瞧不起东方人,上司瞧不起下属——不,下属瞧不起上司,全没有学生要瞧不起先生时那样利害。他们的美德是公道,不是慈悲。他们不肯原谅,也许因为他们自己不需要人原谅,不知道也需要人原谅。 —— 钱钟书

  48、很多时候,会考虑死亡,宿命或者无常。又觉得人是可笑的。一枚棋子而已。  所以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那么所有的意义就是在于感受过,正在感受和以后注定要感受的一切吗。  很颓废的。 —— 安妮宝贝

  49、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 鲁迅

  50、我们的热情战胜了苦难,战胜了死亡,阴影向我们让步。每天早晨我的快乐唤醒我,我黎明即起,奔出去迎接这一天……现在梦想起那时侯,仿佛依然是清新地沾满露珠。 —— 纪德

  51、说真话,面对镜子我并不感到愉快,因为镜子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心:憔悴,衰老……好看不好看,我倒不在乎。使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它随时提醒我:你是在走向死亡。 —— 巴金

  52、這就是軍人,比任何信念都浪漫,正因為死亡與殘暴如此靠近,因此浪漫執念的去守護自己捍衛的榮耀,就成了面對害怕的武器。每一個軍人都彷彿一首詩,既無名渺小又偉大的歷史史詩。是這些無名的木牌喚醒了下一世的人們,殺縟與權力搏鬥的殘酷,戰爭不該再存在發生。 —— 伊能静

  53、如果沒有信念,你無法面對死亡卻不逃離,如果沒有信念,你無法看不到真理卻還不離不棄。 —— 伊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