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孔子名言_正能量经典励志名言短句
【欲知智在说】
察友在为谋,别伴在急时,观妻在房乐,欲知智在说。(《法句经多闻品》)
⊙观察朋友要看看他怎样为你计谋,分辨伙伴要看看他在危急时的态度。
⊙了解妻子要看看她在家里以何为乐,想辨别一个人有没有智慧,首先要看看他怎么说。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孔子说:话说得很漂亮,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但是一点不诚恳,不是仁者。
【言不可不慎】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
⊙君子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也可以一句话表现出他的愚蠢,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啊!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而你没去跟他讲,这个人你就错过了;相反,如果这个人根本不可理喻,你偏和他讲道理,那就浪费口舌了。
⊙聪明的人不会错过人也不浪费口舌。
【侍于君子有三愆】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说:陪奉君子容易出现三种过失:没有轮到自己说话时却抢先说,叫做浮躁;该说话时却不说,叫做隐瞒;不察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开口,叫做盲目。
⊙工作中,生活里,每天我们都要说话,每天我们都离不开语言,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分寸,自然会使我们与别人的沟通更顺利和轻松,也会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无往不利。
【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就是说,诚实可信的话因为未经修饰所以并不一定好听;花言巧语听起来舒服漂亮,但不一定出自真心,不一定是老实话。善良的人不会巧言令色,巧言令色的人不一定善良。道之上善不是搞诡辩、搞繁琐的哲学,而是简单、浅显、易懂的,就是和我们生活贴近的道理。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一定真有知识。
【大辩不言】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不勇不忮。(他王子齐物论》)
⊙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宣扬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言说,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
⊙知道怎样回答但刚要说但又忘记,所以没有回答。
⊙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些时候我们心里知道但不必要非得说出来,或者说用语言无法表达,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位子秋水》)
⊙可以用言语来谈论的东西,是事物粗浅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来传告的东西,则是事物精细的内在实质。《庄子天道》中也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有些时候,不说比说要好,意会胜于言传。
【语之所贵者,意有所随】
语之所贵者,意有所随。(位子天道)
⊙语言之所以宝贵在于意义,最好的言论和辩论是顺其自然的。也就是我们在与人交谈时要把握对方的心理,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在顺水推舟中巧妙转移话题,不仅能使谈话更融洽愉快,也能在情感的共鸣下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饭一粒熟,余粒即可知】
如饭一粒熟,余粒即可知。诸法亦复然,知一即知彼。(《密严经》)
⊙一粒饭熟了,其他的就可知道。一切食物也是如此,知道一个就知道其他的。
⊙一叶知秋,当第一片树叶落下,我们就知道秋天已经不远了,佛说:一叶一菩提。诗人说:一花一世界。我们要注意事事细微的变化才能把握事情发展的趋势。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佐传僖公五年》)
⊙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