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孔子名言_正能量经典励志名言短句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当一件事情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可能才会真切体会到这个中的滋味。其实,人性中总是带有那么一些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颇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只有当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更真诚和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第六》)
⊙孔子说: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常动,仁者常静。智者常乐,仁者长寿。
⊙聪明人即智者,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看似柔弱,但无所不达。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他们对人宽容正如山能包容草木鸟兽。
【君子之德,比美玉焉】
朱世英问晦堂日:君子不幸,小有过差,而见闻指目之不暇。小人终日造恶,而不以为然,其故何哉?晦堂日: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不得不指目也。若夫小人者,日用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禅林宝训》)
⊙朱世英问宝觉禅师(字公晦):君子真是不幸,稍稍有一点小过失,大家看见了都马上指责他。而小人整天做坏事,人们却都不以为然,这是什么原因呢?宝觉禅师说:君子的德行好比美玉,有点瑕疵生在内,痕迹一定显于外表,所以看见的人惊叹他有不足,不得不指出来。小人每天所做的无不是过错罪恶,又哪里值得去说他!
【过犹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
⊙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
⊙与其满而溢,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难以长久。金玉再多,终有去时。富贵而骄横,则自埋祸殃。
【树大招风,要懂得功成身退,做人不可太嚣张、太自命不凡,因为人外有人,学习是无止境的。
⊙同样身处职场中亦不可因一点成绩就骄傲,恃才放旷的结果是引来别人的嫉妒和怨恨,也会给自己设置无形的障碍。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老子第九章》)
⊙这与老子的物壮则老是一个道理,万物壮大了便逐渐走向衰老,一味强求强大,自视强大,这就叫不符合道,不合乎道即会提早灭亡,万理皆然。
【种瓜得瓜】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印光大法师)
⊙佛家的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多结善因,多种善果。虽然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能成功一定是因为之前为成功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告诉我们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成功是有原因的。
【一得一切得】
一了一切了,一成一切成,一见一切见,一得一切得。(《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哲学上认为:一是一切的关键,是主要矛盾。所以无论求学还是做事我们都要善于抓问题的关键,抓住主要矛盾,与之相关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苗而不秀】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庄稼出苗而不吐穗开花是有的吧!吐穗开花而不结果也是有的吧!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想要取得一番成绩就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华而不实,弄虚作假,自欺欺人。脚踏实地真诚的付出,才是人生的真谛,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永远也不可能成功。所以如果想让我们的人生结出丰硕的果实,就要实实在在地付出,只有付出汗水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缘木求鱼】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孟子》)
⊙以您(宣王)现在的做法来实现现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这句话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劳而无功。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