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家训格言大全_正能量人生格言座右铭短句
东汉学者蔡邕在《女训》中告诫女儿蔡文姬:心犹首面也,是以致饰焉。蔡邕巧用比喻,说明人心就像人的脸面一样,要精心修饰。脸面一天不清洗,会被灰尘污染;不净化内心,邪恶思想会侵蚀。这些话提醒我们:面容的美丽固然很重要,但品德和学识的修养对人来说更为重要。
《礼记大学》巾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的是我们读书做学问,在于彰显光明、完美德性,并用这种德性去除1日布新,成为新人,以达到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我想这就是智同道合,永不相忘吧。
(龚波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许汝霖家训-家风家训-许汝霖家训-家风家训-
【许汝霖家训】
【作者介绍】
许汝霖(?-1720年),生年不详,字时庵,清海宁(今浙江省海宁市)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进士,历任江南学政、工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官至礼部尚书,康熙五十年(1721年)回归故里,在家乡设馆讲学。
许汝霖工于诗文,曾著有《易经说》、《钝翁文钞》、《四书大观》、《德星堂文集》、《四库总目》等书。
【导读】
许汝霖性情温和,孝敬父母,亲善友朋,所以在他的家训中多涉及孝、廉等方面内容。例如,其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时下宴会奢靡,我家应有节有理;时下服饰奢华,吾辈应尚简朴;时下嫁娶重权贵,我们应重清白名声;时下凶丧不孝,我家应孝;时下祭祀不诚,我家应至诚至敬。总之,在许汝霖的整个家训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那就是移风易俗。
另外,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清家训中有关不信天命鬼神、反对封建迷信的内容日渐增多。这一点,在许汝霖《德星堂家订》的家训中,也有很突出的体现。
【译文】
我听说修学贵在修身,好的道德行为要先抓住根本,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要雷厉风行。宁可节俭,不要奢侈。当今物力艰难,人情不如从前,在生活日用方面越来越繁华,动不动就好逸恶劳,追求生活上的享受,许多事情违背了礼仪,坏的习惯形成了很难改正,长期这样,什么时候能结束呢?我不考虑自己的迂腐和粗疏,提出自己不成熟的主张,废除浮华崇尚高雅,敢于在众贤面前说出平庸的观点。我反复慎重地考虑,姑且想要在道德规范和礼节方面整治自身,才陈述这些,与志同道合者一起探讨。
一、宴会篇酒以合欢,岂容乱德?燕以洽礼,宁事浮文?乃风俗日漓,而奢侈倍甚。簋则大缶旧瓷,务矜富丽;菜则山珍海味,更极新奇。一席之设,产费中人;竞日之需,瓶罄半载。不惟暴殄,兼至伤残。尝与诸同事公订:如宴当事,贺新婚,偶然之举,品仍十二。除此之外,俱遵五簋,继以八碟,鱼、肉、鸡、鸭,随地而产者,方列于筵。燕窝、鱼翅之类,概从禁绝。桃、李、菱、藕,随时而具者,方陈于席。闽、广、川、黔之味,悉在屏除。如此省约,何等便安!若客欲留寓,盘桓数日,午则二簋一汤,夜则三菜斤酒。跟随服役者,酒饭之外,勿烦再犒。
【节选《德星堂家订》】
【译文】
欢庆时才喝酒,怎能容忍用酒扰乱德行?宴席是用来相互商讨道德规范的,难道是供人夸夸其谈的地方吗?风俗日益败落,奢侈更加严重。
酒具是火瓦器和古瓷器,追求豪华富丽;菜是山珍海味,更加新奇。设置一桌酒席,耗费了中产之家一年的收入;一天的需要,使酒壶空了一大半。这不只是浪费了食物,更重要的是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我曾与各位同事一起订立规矩:比如宴请有权势的人,比如祝贺新婚,偶然举行,菜只上十二种。除这以外,都只吃五簋,随后上菜八碟。鱼、肉、鸡、鸭一类,属于本地产的,才摆到宴席上来。燕窝、鱼翅一类珍贵食物,一律不能上。桃、李、菱、藕一类,如有现成的才放到席上。福建、广东、四川、贵州的风味,全都要排除。这样节省俭约,是多么方便自在!
如果客人要留宿,逗留几天,那么中午两碗饭菜一个汤,晚上三个菜加酒一斤。随从人员,除了喝酒吃饭以外,不需额外犒劳。
一、衣服篇衣服之章,等威有别。寒暄之节,南北攸殊。然而流风易溺,积习难回。居官者,章身不惜夫重价;服贾者,耀富亦羡乎轻裘。朱邸高朋,冠裳济济;青油幕客,裘马翩翩。习以相沿,归而不改。每见贵豪游子,返温和之地,虽暖如寒。致令当后少年,睹灿丽之陈,趋新忘故,金貂玉鼠,南服偏多,白狸青猞,炎乡不少,偶焉寓目,辄为惊心。亦思仆隶细人,衣逾绅士,优伶贱役,服拟公侯,适滋丑耳,又何慕焉?吾辈既已读书,自当毅然变俗。旧衣楚楚,素履可钦。补被萧萧,高风足式。传前人之清白,不坠家声;贻后嗣以廉隅,永遵世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