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短句 > 人生感悟

佛语人生_人生感悟

2021-10-08人生感悟

140、 第一善知识,能呵责过患者是。如誉我,非上师也。此为要门口诀。(古印度)阿底峡四、胜进心出离心菩提心

141、 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142、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长沙景岑禅师》

143、 生活中有苦也有乐。是苦恼总缠绕着你,还是快乐溢满全身,这些都是 由你自己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真正懂得了从生活经验中找人生乐趣,他就不 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压力及忧虑,相反,会感觉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144、 【禅语感悟】 《坛经机缘品》上面,卧轮禅师有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145、 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146、 修炼的过程是一种煎熬的过程,一旦这种煎熬变成愉悦和自 在,你就涅槃了。问题是多数人愿意修炼,却极少有人受得了修炼的 煎熬,往住在尚未体验到愉悦和自在的滋味时,便已经放弃了。人生 和生命的修炼就是一种坚持,唯坚持才能浴火重生。希望的彼岸无限 美好,但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抵达。

147、 何谓菩萨能持精进?佛言:求心不可得。《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148、 一个人倘若一味执著于拥有,执著于将物质牢牢抓在手心,他的人生是不会有所进步的,正如一个道场(佛教术语,道场原指佛成道之所,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若不肯放弟子出去充实自己,便不会有前进的空间。

149、 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当作如是信,戒晶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人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梵网经》卷下

150、 心若向阳,必生温暖;心若哀凄,必生悲凉!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或许,我们只有经过人生的荒凉,才能抵达内心的繁华。如果你不曾拥有,你永远也体会不到失去的心碎;如果你不曾失去,你便永远无法明白拥有的珍贵!

151、 为人群服务,是人生;为生活服务,是众生。

152、 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优婆塞戒经》卷三,净戒品

153、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欣赏着美丽的月景,我们想到了什么?是否会发现月亮的光明象征着人们的智慧,月亮的圆满象征着人们的福德。此刻天空的明月啊,正是我们修行的祈愿,何时能像她一样,智慧的光辉明亮而普照,福德的资粮充盈而圆满!

154、 怕时间消逝,花了许多心血,想尽各式方法要遮挡时间,结果是:浪费了更多时间,且一无所成!

155、 如人死生,虽无来去者,而烦恼不尽故,于身情意相续,更生生情意。身情意造业,亦不至后世,而从是因缘更生后世果报。譬如乳中着毒,乳变为酪,酪变为酥;乳非酪酥,酪酥油非乳,乳、酪虽变,而皆有毒。(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八

156、 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若有成就别解脱戒具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福无量。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157、 人生会遭受天灾人祸的痛苦,无不是从贪而来。贪不但带来痛苦,也使人堕落;除了今生此世身败名裂,也会招致未来的业报。

158、 禅说人生:1、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人,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2、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修正自己的缺点。3、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4、凡事都能替别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5、解脱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与超越。

159、 人是一个矛盾体,在寂寞中他向往人群,在人群中他向往孤 独。他想得到,又害怕失去;他想放弃又渴望拥有。他希望自己是永 远的醒者,却不愿错过梦的精彩。

160、 禅是在醒觉自在的生活中流露出来的自然,而不是加给生活一些勉强的约束刻意作出来的。郑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