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语悟人生_人生感悟
31、 心若能融会贯通道理,人生的方向就不会走错。
32、 【禅语悟道】成佛之道分为道谛与灭谛。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道谛。灭谛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成佛之道有两种,方便道与智慧道。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方便道。智慧道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成佛之道有两种,暂时安乐之道与究竟解脱之道。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前者,后者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
33、 面对扭曲或责难,要有化杂音为零的功力。
34、 待人处事,在原则中有方便,在方正中有圆融,才能和谐。
35、 生命无价,会用才有价值,不会用则是白白浪费。
36、 把握当下,恒持刹那。
37、 天灾无法抗拒,善念却能消弭灾难。
38、 我们要尊重众生的理由有三:-、过去的时候一切众生曾经是父母;二、现在的时候一切众生是修行的所依助缘;三、将来的时候一切众生是未来的佛陀。
39、 觉悟的人生,知道如何付出与造福。
40、 试想,当你无人陪伴的时候,有怎样的感受;当你失去财产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当你孤独走在陌生黑暗的路上的时候,又有什么感受。即使亲人、财产以及身体都陪伴着灵魂,心灵仍会浮躁、焦虑、不安,更何况灵魂孤独漂泊的时候。为死亡准备,等于是为灵魂找到美好的归宿,也是为灵魂选择了光明的前途。
41、 佛教的真理犹如明灯,将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并启迪心灵的智慧。跟着真理的脚步,让我们来一趟菩提之旅吧!这一定是一个寂静与安详的旅程。
42、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信心是生命的泉源。
43、 以智慧行慈悲路,才不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44、 要人祝福,不如自己付出造福,如此爱与福都有余。
45、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笑容、柔软、体贴、付出,是爱的表达。
46、 富有的人常常为管理钱财而烦恼;贫困的人往往为寻求生计而烦恼;老年人经常为养老治病而烦恼;年少的人往往为学习成绩而烦恼。毕竟是处于轮回,无论贫富贵贱,()还是男女老少,都各有各的执著、烦恼和痛苦。这就是轮回的本质,也是世间的事实。学佛就是为了让我们从轮回苦海中彻底获得解脱并圆满觉悟。
47、 用心凝聚爱的力量,创造爱的循环。
48、 爱惜、培育子女是责任;孝顺、供养父母是本分。
49、 皈依很早,仍不能生起虔诚之心,应当念诵百字明咒来忏悔业障;学佛很久,仍不能生起出离之心,应当观修四共加行来断除贪欲;认真修行,仍不能生起菩提之心,应当修持自他交换来降伏自私;禅修很久,仍不能生起空性正见,应当持诵心经和金刚经,并实修大手印的殊胜智慧来摧毁无明执著。
50、 人人要疼惜自己,也要疼惜大地。
51、 人们都希望过安定舒适的生活,担心受到天灾人祸或恐怖事件的伤害。然而,对于其他生命而言,人类是最可怕、自私、残忍的恐怖分子。人类为了口腹之欲而伤害无辜的生命,活生生地剥动物的皮,吃它们的肉,残忍地大量食用各种各样的活海鲜。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人类,其他的生命自然更加幸福、自由和充满和平!069
52、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自爱是报恩,付出是感恩。
53、 无论哪一种宗教派系,只要具备慈悲和智慧双运的见地,都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正如佛经所说: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离众生。拥有慈悲和智慧,才能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谁提倡慈悲和智慧教理,谁就是我们的宗教;谁宣说慈悲和智慧的真理,谁就是我们的导师。
54、 【最有禅意的句子】学佛时间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应该将烦恼、执著、习气彻底降伏和断除,同时,爱心和智慧得到无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驰,烦恼比没有学佛人更炽盛,内心的执著和习气比没有开始修行时更严重。原因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见,于是所学所修的一切,反而成为增长邪知邪见的助缘。
55、 人生的苦恼,莫过于与自己、人事过不去。
56、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追求精神良药的智者就像狮子一样伟大,追逐物质享受的愚人好比狗一般愚昧。当一块石头丢过来时,狮子根本不理会石头,但会观察石头是谁丢的;狗根本不会观察石头的来源,却盲目地去追石头。心,是诸法之根,万物之源。掌控了心,等于掌控了诸法;通达了心,等于通达了万物;降伏了心,等于战胜了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