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静的禅语_关于心寒的句子
仿佛最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因此我们对沿途的风景常常忽视。其实,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都是在途中,活着是为了经历,经历就是修行,也许它是平凡的、琐碎的、漫长的,要学会安于途中!
恒诲法师:命运里多几分豁达和理解,逆境里克服忧郁,顺境里多几分自知和清醒,生活的幸福并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内心的一种平静和祥和,不管生活经历如何的沉浮跌宕,不管一切如何,我们的态度就是面带温和,迎接着一切的一切。
放下苦痛,才能沐浴阳光。生命不能、也不必承受太多的忧伤和痛苦,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微笑时就微笑。把自己当作一片落叶吧,别奢求太多季节变幻、岁月轮回,青春时肆意抽绿枝头,枯黄后洒脱飘然落下。人生,能走多远,能遇上谁,皆无定数,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后不抛弃,放手后不愧悔。
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懂得是情感世界中最深情又最深刻的词汇。懂得、就是用我的目光去抚慰你的忧伤;懂得、就是用我心比你心;懂得、就是无语的聆听你灵魂的声音;懂得、就是我的眼睛里永远是你的身影,懂的、就是尽我的所能去爱。一句我懂你可以融化一座冰山,可以让绝境攀爬出爱的藤蔓,可以让枯萎的心灵开满岁月的鲜花。因为只有懂得,才会从容,才会轻松。若你懂得,请珍惜。
心灵被世俗的杂念填满,每个人都有太多舍不得放下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生活的真意。其实我们越是不忍心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手中溜过,我们越无法真正得到。有时即使千方百计得到了,也仅仅是个形式而已。人无完人,缺憾是人生常态。人生有成就有败,有聚就有散,没有谁能得天独厚,一手遮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人生的无奈。成熟的人,能淡然地面对一切不完美,所以不强求不执着,凡事尽人事,随缘而安。追求完美是美好的理想,接受残缺是美好的心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品。与人方便,也就是与己方便;给人余地,也就是给己余地。能受苦乃为真志士,肯吃亏不是痴愚人;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假如风雨来袭时,有人不修屋顶,不装门窗,而奔向户外,对着风雨咆哮,命令风往右吹,雨往左移,我们一定会说这个人是个疯子。如果不根除自己内在的恶,只是对着世上的种种恶行发脾气,与上述的做法并无两样。教导别人不如转而多教导自己。恒诲法师:以平常心观世事,则事事平常。在危险面前,平常心是勇敢;在利诱面前,平常心是纯洁;在复杂的环境面前,平常心是保持清醒的智慧头脑;在紧张的关头,平常心是沉着和冷静;在荣誉面前,平常心是谦虚;在诋毁面前,平常心就是大度和包容。平常心不是消极遁世,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境界和豁达的生活理念。恒路法师: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明白了人生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成,缘灭则散,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凡事随缘皆有禅味。恒愚法师:安安静静礼佛,老老实实做人。品人生味道,交几个知心朋友,吃、穿、住、行、坐、卧都是禅机,佛法的真谛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想。一颗平常心,潇洒走天涯。延参法师:一个人需要长大,需要做一个生命的致敬者,去承担生命中的艰辛和苦难,让它成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每个人的意志需要更加坚强,需要在历练中视野、胸襟更加宽阔,没有谁不是在坚强和困顿中找到生命的方向,就像每个人必然经历的青春一样,去面对艰辛,给自己一点勇气,让生命更明亮。恒诲法师:有没有一种光,能穿透心灵的迷惘?那是智慧之光;有没有一种蓝,能带来心里的平静?那是心地的坦然。有没有一种心态让你的生活无忧?那是内心的豁达和无争,它不会让你患得患失,也不会让你妄自菲薄。其实,我们的修行离不开心地,心外求法,大错特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