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禅心_写愉快心情的句子
【4】、 佛门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是 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五戒之一的妄语就是说 假话、欺骗人,所谓见说不见,不见说见;闻说不闻,不闻说闻;不懂 说懂,懂说不懂;知说不知,不知说知,这就是妄语。出家人不打诳语, 修行的人不说谎话,这就是守戒。
【5】、 【天天禅语】无论你的心再浮躁、再焦虑与烦恼,都请你不要绝望,也不要过度的沮丧。因为你心的本质仍是如此的纯洁、安宁、光明、慈爱与智慧。若明白其道理,并能做到发挥潜能的话,那么我们的一切烦恼与痛苦会从中自然消融,所有的问题与麻烦也会自然化解,并能离苦得乐、寂静自在。这就是所谓的解脱,也是证得涅槃。
【6】、 【天天禅语】学佛人不应该仅停留在念经、持咒等表面形式上,更不应该迷信于烧香、拜神、算命、神通等。佛教精神是慈悲与智慧。我们应怀着慈悲与智慧的心去实际利益自己能力所及的众生,一切从家庭生活中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内心做起。成为家人的榜样之后,再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最终才能做到利益众生。
【7】、 佛日: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时候,我们痛苦、 烦恼、愁苦的根源就是我们放不下。放下难以忘却的过去, 放下对金钱权势的贪念,放下失败的悔恨,放下成功的得 意,放下对别人的不满、恼怒,我们就会拥有安谧恬淡的生 活。果断地割舍那些看似难以割舍的,放下一直放不下的, 我们才能拾回快乐。
【8】、 【天天禅语】当你幸福时,那幸福是否令人羡慕,要看你的幸福建于何处;当你快乐时,那快乐是否令人赞叹,要看你的快乐能否永久;当你富有时,那富有是否令人尊重,要看你的财富源于何处;当你自感聪明时,那聪明是否令人敬仰,要看你的聪明用于何处。表面上的成功不值得炫耀,成功源于何方,将来会导致什么才是关键。
【9】、 宠,是得意的表象;辱,是失意的代号。当一个人功成名就时,如果平素就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就不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甚至得意忘形。得意中不忘形,顺境中居安思危,就能在功名加身时保持心境的淡然。如果面对一时的失意也依然挺直脊背,坦然面对挫折,就能时刻守住心灵的平和,在逆境中奋发,最终走出失意的阴影。
【10】、 【天天禅语】学佛时间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应该将烦恼、执著、习气彻底降伏与断除,同时,爱心与智慧得到无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驰,烦恼比没有学佛人更炽盛,内心的执著与习气比没有一开始修行时更严重。原因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见,于是所学所修的一切,反而成为增长邪知邪见的助缘。
【11】、 【修行的次第】1可以这样归纳为:思想-言辞;言辞-行动;行动-习惯;习惯-性格;性格-命运。2相对应是三无漏学:戒定慧。戒--思想、言辞、行动;定--习惯、性格;慧--命运;3同时具备了,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般若,六度也是展现在思想(念头),言辞,行为,习惯,性格,命运里。见斯者明。
【12】、 【天天禅语】我们看世界时,世界如此真实;想世界时,世界仿佛实有。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不是心的显现,也不表示世界不是如幺J如梦、缘起性空,而是以无明的眼睛与迷惑的心所得出的结论。当我们看世界时,只凝视着世界的现象,而不知道五官是无明的产物;当我们想世界时,只观察与分别世界,而体认不到心是迷惑的思想。
【13】、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多数人会选择放弃,因为他们认为与其耽误时间、徒劳无益,不如改做其他事情。的确,生活给了我们很多种选择,但有些选择是我们不该也不能放弃的,例如美德、学识、坚贞不渝的爱情、就就业业的事业等。面对这些需要坚守的东西时,放弃是一种逃避;只有坚守,才能帮助我们收获人生的充足和丰盈。
【14】、 我非常喜欢这四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涵摄了佛法的一切精髓大悲、大智、大愿。众生无边是苦谛,烦恼无尽是集谛,法门无量是道谛,佛道无上是灭谛。前两句是下化众生,是世俗菩提心,属于福德资粮;后两句是上求佛道,是胜义菩提心,属于智慧资粮。
【15】、 【天天禅语】华智仁波切说:一切生者皆无常,必定会灭亡;一切储存皆无常,必定会耗尽;一切集聚皆无常,必定会分散;一切建造皆无常,必定会崩坏;一切升起皆无常,必定会落下。因此,敌与友、幸与不幸、善与恶、心中的念头,这一切永远都在变化。既然轮回的一切都是无常,那么除了解脱外又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