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怀古_呼兰河传直接抒情的句子
2021-10-05情感语录
赏析
《怀古绝句》是《红楼梦》中薛宝琴所作,共有十首,《怀古绝句·马嵬怀古》就是其中之一。薛宝琴常夸自己从小跟随父亲行商,足迹广,见闻多,这是可信的,但十首诗中所写的地方却并不都是她所亲历过的。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不过,她写诗时所过的总还是贵族小姐的奢华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将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到来,那时候她还会再一次走得远远的,而且将以十分感伤的心情来回忆大观园的生活。 这首《怀古绝句·马嵬怀古》在小说中的寓意实际上是说秦可卿的。诗的前两句写她“淫丧天香楼”,悬梁自尽。“渍汗光”三字描写她自缢时的遗容,想象逼真。书中曾说她“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所以用“温柔”二字。后两句说的就是贾宝玉在她房中“神游太虚境”事。所以《红楼梦》庚辰本中“衣衾”二字是对的,不应改作“衣裳”。 《怀古绝句》不是真正的咏史诗,也不是纯粹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制的春灯谜。它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某些鉴赏,并不一定代表作者或小说人物的历史观。 怀古绝句·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蝉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注释
(1)梅花观: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抑郁成疾,死葬梅花观后面梅树之下,柳梦梅旅居该观,与杜丽娘鬼魂相聚,并受托将她躯体救活。后来二人结为夫妻。 (2)“不在”句:杜丽娘死前曾自画肖像,并在画上题诗一首:“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末句中隐柳梦梅名字。 (3)个中:此中。拾画婵娟:指柳梦梅在观中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婵娟,美好的样子,多形容女子。 (4)“团圆”二句:不要去回想春香来到而得团圆的情景,自别离以来,西风又起,又过去一年了。春香,杜丽娘的婢女。剧中柳梦梅在外怀念杜丽娘,有“砧声又报一年秋”等语。赏析
《怀古绝句》是《红楼梦》中薛宝琴所作,共有十首,《怀古绝句·梅花观怀古》就是其中之一。薛宝琴常夸自己从小跟随父亲行商,足迹广,见闻多,这是可信的,但十首诗中所写的地方却并不都是她所亲历过的。薛宝琴对自己幼年经历的夸耀和这些怀古诗的总的情调比较低沉是一致的,都曲折地反映出她原先的家庭已经每况愈下了,否则她不会前来投靠贾府。不过,她写诗时所过的总还是贵族小姐的奢华生活,她真正悲哀的日子将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到来,那时候她还会再一次走得远远的,而且将以十分感伤的心情来回忆大观园的生活。 这首《怀古绝句·梅花观怀古》在小说中的寓意实际上是说林黛玉的。杜丽娘受传统礼教约束,婚姻不自由,抑郁而死,在这一点上与林黛玉很像。小说中林黛玉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引用杜丽娘的唱词,可见两心是相通的。但“画蝉娟”在这里却是脂砚斋评语所说的“画中爱宠”的意思,亦即成了“镜中花”、“水中月”的意思,说贾宝玉的愿望终于成了“画饼”。林黛玉不能像杜丽娘那样死而复生,所以诗的第三句用否定语气说不能“团圆”。林黛玉死于何时,脂砚斋评语虽无明文,但《葬花吟》中已经作过“谶语”:“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同时,春天又是贾宝玉、林黛玉曾经以为可以实现美好理想的时节,所谓“三月香巢初垒成”就是这个意思。但后来“人去梁空巢已倾”,理想全破灭了。所以“团圆莫忆春香到”句还可能包含这些双关意在。脂砚斋评语还说后来潇湘馆“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如果这是贾宝玉“对境悼颦儿”时所见的景象,那就恰好与诗的末句相符合了。 《怀古绝句》不是真正的咏史诗,也不是纯粹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制的春灯谜。它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某些鉴赏,并不一定代表作者或小说人物的历史观。 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 长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译文及注释】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 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很赞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