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_关于记叙中抒情的句子
4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7、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48、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9、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0、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2、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5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5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57、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58、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5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0、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6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6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7、巧言令色,鲜矣仁。
6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69、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7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7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5、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76、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7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7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8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2、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8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85、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8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7、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9、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90、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9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9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9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96、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97、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98、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句子摘抄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
译: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