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_关于记叙中抒情的句子
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3、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
译: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4、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5、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第十六)
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谅:诚信,真诚。便辟:指偏离正道,故意回避他人错误。善柔:善于奉承。便佞:花言巧语、阿谀逢迎。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真诚的人交友,同见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投人所好、避人所忌的人交友,同善于谄媚的人交友,同能说会道、没有实际知识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人生不可能没有朋友,交友不可不慎。朋友就像一面镜子,既可反映出人的兴趣、志向和品位,又可督促人奋发向上,走向美好充实的人生。与诚信的人交友,能以道义相许,时时听到自己的过失,常常改过从善,在正确的道路上携手共进。与多闻的人交友,能启发人的观念,开拓视野,使事业和知识日渐提高,并能对自己的过失行为既有信心又能包容,在人生的广阔天地下有所作为。若与便辟柔佞之人相处,则是花言巧语,逢迎谄媚,不能为善行仁,只会骄傲自满,利令智昏,对人生、对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交友必须有选择。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团结,指正面意义。比:勾结,指反面意义。君子团结但不勾结,小人勾结却不团结。
孔子这句话说得非常精辟。君子都具有广阔的胸怀、恢弘的气度,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大家保持良好的关系。而小人就是那些心胸狭隘、结党营私的人。儒家对君子和小人在品质上的区分,是非常有道理的。君子、小人并非天生的,而是由于有的人心胸狭窄,追求私利,为自己的私利相互勾结,排斥异己,才成为小人;有的人则心底无私,善于团结多数人共同工作,从而成为君子。以品质区分君子、小人,正是要求人们重视自己的修养,做宽容大度、团结友爱的君子。
论语中关于诚实的句子摘抄论语中关于诚实的句子: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论语介绍: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