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篇第十三_清明节正能量篇短句
3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先生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只愁我自己的不能。
33、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34、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译文】微生亩告诉孔子说:你为什么是忙碌不安的样子呢?这样做不是卖弄口才吗?孔子说:不敢卖弄口才,是忧虑人们顽固不化啊。
35、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3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怎样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37、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老师呢?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广泛学习世间的知识,进而领悟深奥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38、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39、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译文】孔子说: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40、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吗?
41、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
42、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译文】子张说:《尚书》上说,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
43、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44、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子路再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四周的人。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所有的百姓。修养自己,以致能安顿所有的百姓,尧舜也会觉得这是很难做到的事啊!
45、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46、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译文】阙党的一个少年来传达信息。有人谈到他,就问:他是肯求上进的人吗?孔子说:我看他坐在大人的位子上,又见他与长辈并肩而行。这不是一个想求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想走捷径的人。
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第一论语为政篇第二论语八佾篇第三论语里仁篇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论语雍也篇第六论语述而篇第七论语泰伯篇第八论语子罕篇第九论语乡党篇第十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论语微子篇第十八论语子张篇第十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