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除夕的诗句大全 除夕的民间俗语有哪些?_关于除夕的古诗句
【商人】现在的商人、巨贾,多为有钱人,社会地位显赫。而它的起源也是这样吗,既富且贵?说起商人,还有一段悲惨的历史。原来,商人这个词,是从商国之人演变来的。商朝灭亡后,其遗民地位十分低下,他们既没有政治权力,又没有可耕种的土地,生活非常艰难。他们不得不东奔西跑地去做买卖,但做买卖在当时是很低贱的事情。时间久了以后,做买卖便成了商朝遗民的固定职业。因此,周人便称做买卖的人为商人。到了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买卖的人越来越多,尽管并非都是商朝遗民,但人们还是称他们为商人,而且这个词一直被沿用至今,而且彻底改变了商人的命运。
【阎王】在民间传说中,阎王是阴间最大的官,阎王主管着人间的生死簿,并负责对死者的审判。阎王源于佛教。在许多佛经中,的确都可以见到关于阎王的记载。在佛教传人之前的中国,尽管已有了人死之后下黄泉的说法,但却没有阎王的概念。佛教初人中国时,土生土长的道教对其排斥得十分强烈,但到了魏晋时代,讲佛学的引用了老庄,讲老庄的引用了佛经,二者相互借鉴。道教典籍也日益完备,在许多方面都取材于佛教,地狱即阎王的观念也被道教接纳并运用,地狱、阎王从而本土化。阎王是由人类编造演绎出的神话人物,有关他的故事令人感到阴森恐怖,却丰富了人类的想象,并成为许多人膜拜的偶像,令人敬畏。文学作品塑造的阎王有两重性,一是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缺少仁义,残害百姓的人为阎王。一是用来比喻铁面无私,为民请命的好官。如《宋史包拯传》日: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剪彩】现在,剪彩之风大时兴,小到店铺开张,大到国家重点工程奠基,都要剪彩;下到店铺老板,上到国家领导人,持刀剪彩。那么,它源自哪里呢?剪彩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美国商人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新店开张前,清晨打开店门并横系一条布带。这样既可防止开张前被闲人闯入,又可引人注目,招徕顾客。布条取走,宣告商店正式开张。1912年有个叫威尔新的商人在美国圣安东尼奥市的华狄密镇开了一家大百货公司。按照传统风俗,清早便在门前横系一条布带,等待正式开张的时刻。威尔斯十岁的小女孩牵着一条狗匆匆走出店门,无意中碰断了布条。顾客以为公司已经开张,于是蜂拥而人,争先恐后地购买货物,给开张之日迎来了大吉大利。后来竟在第二家百货公司开张时,有意让其幼女碰断布带,果然开张大吉。于是人们互相仿效,大为推广。后来,布条被五彩缤纷的彩带取而代之,人们在开张时刻用剪刀郑重地剪断彩带,剪彩因而得名。
【混账】混账是句训人或骂人的话,是对无理、无耻一类言行的指责或训斥。说起这个词的来历,既可笑又有意思。以前,我国北方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蒙古包群落就像游动着的小村庄,经常搬迁。为了寻找有水草的地方放牧,牧民们不得四处游荡。一旦碰到有水草的地方,就把蒙古包支起来暂时定居。白天,男人们外出放牧,留下老人和妇女儿童看守帐篷。于是,一些年轻小伙子趁此机会,为了找姑娘们谈情说爱,就混进姑娘家的帐篷里去。一些老年人看不惯,便会严厉地训斥道:你又来混账了;你这混账东西又来了。小伙子碰了钉子,自知没趣,就急忙退出帐篷。爱情的力量使他下次混账更隐蔽了,或许能够收获爱情。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混账变成了训斥或骂人的词了。
【鸿沟】鸿沟比喻对立双方隔阂很深。 鸿沟一词源于秦末楚汉战争,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线。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成臬一带的古战场激战,项羽的兵力虽强,而刘邦凭借后方粮草充足的条件,使项羽无计可施,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归楚。双方暂时息战。鸿沟是古代的运河。现今在河南省荥阳城东北的广武山上尚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面的叫汉王城,东面的叫霸王城;两城之间有一条宽约三百米的大沟,即有名的鸿沟。
【麻将】打麻将牌是我国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麻将,也称之为麻雀或雀牌,它究竟起源于何时,据专家考证,麻将的雏形应该是明代盛行的马吊牌,最先流行于江浙一带。吴地方言,马吊发言近似为马鸟,雀又为鸟,所以演变为麻雀、麻将。关于麻将是怎么来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这里只介绍一种主流说法。麻将既然又名麻雀,当然与麻雀有关。一种说法认为麻将是由看守粮仓的小吏发明的,粮仓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防止雀患,捕雀就成为经常的事务。仓官为鼓励兵丁捕雀,就下发竹制筹牌记数酬劳,筹牌上刻有字,类似有价证券或奖券,可以用来作赌注定输赢。后来,筹牌慢慢演变为游戏工具,并固定成型,称作麻将牌,即今天的麻将。麻将的玩法、术语等仍包含捕捉麻雀的成分,例如筒、索、万。 筒的图案是打鸟用的火枪的象形符号,几筒表示几具火枪;索即束,是用绳捆绑起来的鸟雀,一索图案是一只鸟,二索以上图案像竹节,用来表示鸟雀的脚,官吏验收时以鸟足数量计酬;万即赏钱。此外,风向影响准度,打枪时需考虑风向,所以设东南西北风。中即打中,受伤鸟出血涂上红色表示击中。白即白板,放空枪未击中。发,即得赏钱发财。碰即砰,鸟枪声。成牌之和应为鹘,类似老鹰的一种猛禽,有了它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赢牌日鹘(和)。还有麻将中的吃、杠等术语无一不与捕捉麻雀有关。麻将虽好玩,但不要成瘾,更不要赌钱,一旦沾赌,贻害无穷。
【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著名的川菜,深受食客欢迎。麻婆豆腐的来历,连老外都知道,他们在译中国菜名时闹了许多笑话,如童子鸡,被译为没有性交的鸡。而麻婆豆腐则一译就准,他们随口译为脸上长麻子的老婆制作的豆腐。可见麻婆豆腐通俗易懂,且吃起来大有滋味。它用料讲究,一碟猪肉末(或牛羊肉)加上豆腐及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红淑油、豆瓣酱等佐料烹成的麻婆豆腐,香、浓、辣、软、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思之垂涎欲滴。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温掌柜,有个满脸麻子的女孩,名叫温巧巧。她成年后嫁给马家碾一个油坊掌柜陈姓男子。十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发生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子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运油工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帮助她们。巧巧的左右邻居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所以送来的菜常有豆腐和羊肉。巧巧就把碎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拍手叫好。于是,姑嫂俩就把住屋改为店铺,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徕顾客。由于好吃不贵,生意颇兴隆。巧巧寡居后没有改嫁,一直经营羊肉豆腐来维持生计。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用至今。
【断桥】杭州西湖美名扬天下,到过西湖的人都要到断桥一游,结果断桥不断。关于断桥的得名众说纷纭:有人说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有人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断桥。还有人说是冬日雪霁,古石桥上阳面冰雪消融,阴面依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似断非断,故名断桥残雪。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他们将西湖上的小木桥改造成为一座高高的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也不怕路滑桥断了。乡亲父老为纪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段与断同音,久而久之又被称为断桥。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唯美的句子,优美的说说,在您的朋友圈能经常分享值得与他人分享的句子。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关于除夕的古诗句,希望您有一个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