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歇后语的故事_有关七夕故事的诗句
释义:形容事情很久了才来处理,本来是可以预见并且采取措施避免的,带有贬义。
五、猫纠打电话——受了一次惊
故事:在晋江安海一带,人们若遇到出人意料之外的事,受到惊吓,就风趣地说:“猫纠打电话——受了一次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解放初期,只有少数政府机关有电话,私家有安电话的,实为凤毛麟趾。人们有急事需要打电话,都要到邮电局去打。猫纠是个开小店做小买卖的老实厚道的商人。因为生意兴隆,货物突然脱销,急需尽快进货,于是猫纠兴致勃勃地跑去邮电局打电话。由于当时设备较差,猫纠又缺乏使用电话的经验,结果“喂,喂,喂!”喊了大半天,一句话也没有跟对方说清楚。然而电话费是以通话时间长短来计算的,邮电局开出的电话费数目之大,使猫纠吓得目瞪口呆。此故事后来便浓缩成为幽默生动的歇后语。
释义:该词常用来形容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而闹出洋相,常带有调侃之意。
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故事:小村子,有一户人家,早上男主人出去干活,家里只有一只猫和一只狗。
每天早上,不诚实的猫一看见男主人外出干活,就在家门前呼呼大睡!这时,老鼠一看见猫在睡觉,就一群一群,悄悄地去家里找东西,弄得家里乱七八糟,家具至少被咬出了五个缺口,那是调皮的老鼠没事干,所以乱咬的。
忠实的看门狗看见了,每天都烦得要命。这一天,狗跑去猫那,用脚推了推猫,猫打着鼾说:“什么事啊!忠实的明星?”狗说:“懒猫!别睡了,你看家里,老鼠成千上万,都在吃食物,咬家具,弄得乱七八糟,多不卫生啊!”猫说:“你别管。”狗又用脚推了推猫,猫生气了,说:“别管闲事了,看你的门去,别吵我了,再吵我,我对你不客气!”哎,无可奈何的狗又看了看家,愁眉苦脸地走到门前趴下。
相关推荐
故事类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一口吹灭火焰山 -- 口气不小
一枪扎死杨六郎 -- 没戏唱了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八虎闯幽洲 -- 死的死,丢的丢
大观园里哭贾母 -- 各有各的伤心处
亡羊补牢 -- 为期不晚
马陷小商河 -- 有去无回
马谡用兵 -- 言过其实
衞懿公养仙鹤 -- 忘了国家大事
王母娘娘的玉簪 -- 一画一条银河
王母娘娘的开蟠桃宴 -- 聚精会神
王佐断臂 -- 留一手
王婆照应武大郎 -- 不是好事
王羲之写字 -- 入木三分,横竖都好
五张羊皮买百里奚 -- 为了麻痹楚成王
中山狼出了书袋 -- 凶相毕露
公子重耳拾破烂 -- 饱不忘饥
气死周瑜去吊孝 -- 虚情假意
牛郎约织女 -- 后会有期
牛魔王请客 -- 净是妖
孔明借东风 -- 巧用天时
孔明挥泪斩马谡 -- 明正军纪
孔明弹琴退钟达 -- 好沉着
孔明大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孔明给周瑜看病 -- 自有妙方
击鼓骂曹 -- 现开销
甘露寺招亲 -- 弄假成真
石秀进祝家庄 -- 走了不少盘陀路
东吴杀人 -- 嫁祸于曹
东郭先生救狼 -- 好心得不到好报
叶公好龙 -- 口是心非
申公豹的嘴 -- 搬弄是非
申公豹的脑袋 -- 反着看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 -- 假心假意
白骨精骗唐僧 --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素贞哭断桥 -- 想起久情来
白娘娘吃雄黄酒 -- 现原形
白娘娘斗法海 -- 精打光
白娘娘迷许仙 -- 娘儿们的心
包公升堂 -- 尽管直说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公事公办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包公铡皇亲 -- 法不容人
包老爷的衙门 -- 好进难说
包老爷审堂 -- 阴阳分明
玄奘的脚趾头 -- 只有一个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 突如其来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司马懿破八阵图 -- 不懂装懂
司马懿父子行军 -- 你要进,我要退
老包断案 -- 脸黑心不黑
老黄忠下天荡山 -- 一扫而平
死诸葛吓活仲达 -- 生不如死
吕布戏貂婵 -- 上了别人的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