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俗语谚语大全_七夕节的谚语诗句俗语
【烧酒(白酒)】中国的酒文化可谓历史悠久。相传,杜康造酒,其子造醋。那时的酒与现在的酒一样吗?比比饮酒的器皿和饮量就知道了。古时饮酒用爵(有三条腿)、樽或碗,都比现在的盅大,古人酒量大得惊人,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连喝十八碗。显然,那时的酒与现在的烧酒不同。那么,烧酒源自何时呢?有唐说,有宋说,有元说。目前,学术界认为蒙元说比较可信。李时珍《本草纲目》云: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凡酿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唯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这些叙述已颇准确可靠。同时考古上有江西李渡烧酒作坊、成都水井街酒坊等元末明初考古遗迹发现,炉灶、晾堂以及蒸馏设施一应俱全。可见,这一时期有烧酒生产确凿无疑。其实,一种东西的传播不见得一蹴而就,我们不能武断否定经过蒸馏的烧酒在唐代就确实没有,因为很可能这时烧酒只是初期,还没有获得人们适应和较大规模生产。即使到了宋、元时期,有了这种酿造技术,但也是逐步推广的,完全可以米酒和白酒同时发展。就是今天,米酒也没有完全消失,米酒在陕西、浙江等许多地方照旧流行着。
【烧纸钱】在民间,死了人要烧纸钱,上坟也要烧纸钱。那么,烧纸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相传,汉朝时候,有个叫尤文一的秀才,苦读寒窗十几年终未能获取功名,于是向蔡伦学习造纸。蔡伦死后,尤秀才继承蔡伦的造纸业,但技逊一筹,造出的纸质量降低,卖不出去。为此,尤秀才茶饭不思,没几天,竟闭上眼睛死去了。右邻右舍知道后,都过来帮助料理后事。尤秀才的妻子哭着对大伙说:家境不好,没什么可以陪葬,就把这些纸烧给他做陪葬吧。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从棺材中坐起来,嘴里还不停叫着:快烧纸,快烧纸!在场的人们都吓坏了。尤秀才却说:我真的活过了,是烧的这些纸把我救了。这烧的纸到了阴曹地府就变成了钱,我用这些钱还了债,赎了罪,阎王老爷就把我放回来了。这件事传出去后,一位有钱的老员外对尤秀才说:我用金钱陪葬,不比纸值钱得多吗?尤秀才说:金银只能在阳间使用,不能带到阴曹地府,不信,打开棺材看一看,陪葬的金银保证分毫没差。员外听了点头称是,并买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纸。于是买纸的人一下子多起来了。其实,这是尤秀才和妻子设下的一个计策,为了多卖一些纸,才上演了死而复生的戏。从此,给死人烧纸的风俗便一直流传下来。
【冤家】冤家一词,原意为怨家,指仇人。现在指爱的亲昵之称,是反语,如同情人之间女子说情郎你真坏一样。冤家一词源自唐代,唐张薷《朝野佥载》有此子与冤家同生之句。到了宋代,冤家这个词,通过不饶人这一语义成分,从所仇转为所爱,表示似恨而实爱的感情。如黄庭坚《昼夜乐》词: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董解元西厢记》一日:正是咫尺是冤家,浑如天样远。 冤家的这种含义,在冤家一词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宋蒋津在《苇航纪谈》中对冤家的这种丰富含义作了总结:后阅《烟花记》有云: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两情相系,阻隔万端,心想魂飞,寝食俱废,所谓冤家者二;长亭短亭,临岐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所谓冤家者三;山遥水远,鱼雁无凭,梦寐相思,柔肠寸断,所谓冤家者四;怜新弃旧,忘恩负义,恨切惆怅,怨深刻苦,所谓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触景悲伤,抱恨成疾,迨与俱逝,所谓冤家者六。冤家的这六重含义,无不传达了男女之间那种又爱又恨,又疼又怨,缠绵悱恻的复杂感情,难怪古往今来的恋人都爱以冤家相称了。 冤家一词,除了指心爱的人外,还指心爱的东西。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日:婆子袖里扯出个小帕儿来。道:就是这个冤家,虽不值钱,是一个北京人送我的,却不道礼轻人意重。
【唐人街】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一般都有唐人街,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侨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自称或被人称呼。这其中的来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近年来史志工作者经过查阅大量的史志典籍和族谱家乘找到了根据。现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们的祖先是从中原内地迁徙到闽越地区的唐襄军。而这些唐襄军及其后裔称自己为唐人。故此,这些海外华人称自己为唐人,而且还把华侨聚居区称为唐人街。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唐虞三代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被人们称道的一次太平盛世。有诗为证,毛泽东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历史上最早的明君贤王尧帝,就称之为唐尧。据史书记载,尧为古之圣王,初封陶,后封唐,世称陶唐氏,史称唐尧。尧禅让舜,舜禅让禹,被传为佳话,万民称颂。另有文字解释:唐者荡也,广也,大也。《玉篇》:尧称唐者,荡荡首先至大之貌。中国老百姓向来喜欢太平,也认为自己的祖国是一个荡荡然广博的国家,所以在海外的中国人,都喜欢把唐人意为唐虞三代传下来的子孙。这含义,和华人、炎黄子孙的意义相同。三是,与唐朝有关。唐代的中国国势强盛,名声很大。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明史真腊国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 座右铭座右铭指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那么,最早的座右铭是个什么样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