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节日祝福

关于桥的俗语谚语大全_七夕节的谚语诗句俗语

2021-10-12节日祝福

【秦】秦字是人们很熟悉的一个字。然而,它的来历非同一般。传说在秦朝之前,是没有秦这个字的,秦朝的国号当时写做菜。据说,秦这个字是秦始皇造出来的。他造的秦字流传千古,武则天造的墨字,却是昙花一现。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倨傲得意。他觉得王已经不能适应自己的功德,还要再找一个比王更高大的词,来标榜自己,于是取三皇五帝之皇帝二字作为自己的称号。国家也是一样,他觉得国号琹字不好,一块木席上坐两个王,这怎么行?要找一个同音的字代替栗才好!但他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好字。突然,他瞥见案头的史书《春秋》,心想,《春秋》里写的是秦朝以前的历史,而历史的后半截就是秦朝的天下,秦要占春秋的一半。想到这里,秦始皇便用春和秋的各半边字合在一起,写出一个秦字,然后传令下去,将国号栗改为秦。从此栗国就成了秦国。然而,秦始皇虽然造出了秦字,想天下的春秋永远是秦朝的,但他的春秋梦很快就破灭了,秦朝仅传两代便被起义军灭掉了。秦朝虽短,不影响秦始皇千古一帝。

【娘】娘是对母亲的称呼。但娘字产生时,却不是指母亲。南朝萧齐的《玉篇》解释说:娘,女良切,少女之号。当时该字并非母亲的代称,而是指年轻女子。作为母亲的称谓,当时习用孃字。娘、孃读音相同。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指出:唐人此二字分用画然,故耶孃字断无有作娘者。今人乃罕知之矣。意思是在当时,人们把娘、孃二字区分得非常严格,没有用娘字作为母亲代称的。考察唐代小说诗词,确实如此。娘字基本上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如武媚娘、杜十娘、谢秋娘等。或者用娘子等作为年轻女子的泛称。涉及母亲代称,则用孃字。如杜甫《兵车行》:耶孃妻子走相送。 不过,由于娘、孃两字发音相同,后来人们逐渐用娘字代指母亲了。到了明清时期,甚至超过孃的用法。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汉字进行简化改革,干脆用娘字取代孃字,娘字代指年轻女子的意思便废弃不用了。但姑娘仍旧指年轻女子,应是古意的延续。

【捉刀】捉刀,现在指代替别人做文章。源出南朝刘义庆主编的《世说新语容止》,而发明捉刀的人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灭掉袁绍平定北方后,声威大振,晋封魏王,许多少数民族部落纷纷归附,匈奴也派使者拜见曹操。但在高大的匈奴使者面前,曹操觉得自己长得有些呵碜,不足雄远国,弄不好会损害国家形象。决定找大臣崔琰做自己的替身。崔琰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身材高大。曹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崔琰,崔琰也满口答应了。于是,曹操让崔琰假扮自己接见使者,而他自己却捉刀扮成护卫站在崔琰旁边。等朝见完毕,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者打听他对魏王的印象,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看起来很有威严,但是站在座榻旁边的那个拿着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看来这个使者真是慧眼识英雄,崔琰虽然帅气,但还是敌不过曹操的霸气。其实,曹操是多虑了,据《魏氏春秋》记载: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 曹操的捉刀演变成代人写文章或顶替别人做事的意思了。现在,捉刀的含义又有所发展,枪手是不是从捉刀变化来的呢?

【泰山】妻子的父亲被称为泰山。这一称呼从何而来?出处有三。一说认为称妻父是泰山,是由于泰山顶上有丈人峰的缘故。《唐六典》记载:泰山周一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群峰得名者甚多,而丈人峰在山顶,特出群峰之表。由此可见,泰山顶上确有丈人峰。这一说法到宋代又被确认,宋代晁说之在《晁氏客语》中也说:泰山中丈人峰兀然特立,人言泰山必然想起丈人峰,故而日之天长,泰山也成为妻父的尊称。这是唐宋资料所载,非传说,后世便称妻父为泰山。二说泰山之称源自晋朝。清代赵翼著《陔余丛考》一书,其卷三十七说,晋人乐广为卫瑜妻父,卫瑜尊其为乐丈,乐、岳谐音,乐讹为岳,乐丈讹为岳丈。其实,卫瑜尊其妻父乐广为乐丈,名副其实,无可厚非。乐丈讹为岳丈是后人之事,也未尚不可,符合约定俗成规律。后又从岳丈变为岳父。岳又使人联想到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因而妻父又被称为泰山。为了与岳父相并称,人们将妻母尊称为岳母。为了与泰山相并称,便将妻母称为泰水。这圈子兜得也太远了,不过,它的轨迹是乐丈岳丈泰山,落脚点还是泰山。三说是源自唐朝。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命中书令张说为封禅使,前往泰山修庙筑路。张说顺便将女婿郑镒也带了去,把修庙筑路的任务交给郑镒办理。郑镒是个贪官,偷工减料,趁机大捞一把,赃银翁婿二人平分。这当然得到张说的欢心,于是张说给郑镒破格提拔。按照唐代官制,去泰山封禅后,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却像坐直升机一样一下子升了四级,从九品芝麻官一下子成了五品大员,绿衫换成了大红袍。工程完毕,唐明皇领朝廷文武百官前往泰山举行封神大典。他见工程质量很糟糕,心中十分不悦,正好又看见负责施工的郑镒的官服突然换了颜色,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侍立在一旁的郑镒问群臣:诸位爱卿,尔等可知郑镒官升五品靠的是什么?群臣慑于张说的权势,不敢直言。此时,一个叫黄幡绰的伶人灵机一动,当即用手指了指脚下的泰山,并用眼睛瞄着张说,一语双关地说:此泰山之力也!唐玄宗心中明白,因碍于张说的面子,不便发作。此言一下子传遍朝野,听者无不掩面失笑。后人因此戏称他人妻父为泰山。不料久而久之,戏称变为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