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节日祝福

关于桥的俗语谚语大全_七夕节的谚语诗句俗语

2021-10-12节日祝福

【人民大会堂】你知道人民大会堂的名称的来历吗?1959年初秋,人民大会堂落成时,尚未正式命名,人们称它为万人礼堂。一天,周恩来总理和茅以升等专家一起视察这座壮丽的大厦。周恩来对大家说:咱们给万人礼堂起个什么名字好呢?茅以升在纸上写了人民大会堂几个字,周恩来看后高兴地说: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起得好!就这样,万人礼堂被定名为人民大会堂,真是名副其实。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了,凡涉及政府机关和为人民服务的部门,都习惯冠以人民二字,如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人民铁路、人民邮电、人民银行等。但地名和建筑物很少有冠以人民二字的,只有两处,一是人民大会堂,一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此可见,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是创意,绝非抄袭。

【人情大如天】俗语人情大如天,一般作贬义,其含义多为办事不讲原则,只讲私人关系。这句俗语的来源有一段故事。清代有一童生,天资聪慧,但累试不中,因为他家境贫寒,没有礼物送给主考官。又一年童生本来考试成绩优异,主考大人见他又是两手空空,便将他的考卷扔在一边,并手批一联奚落他:上钩为老,下钩可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童生想:只因我没钱送礼,就屡试不中,还出联嘲讽我,实在欺人太甚,当即对了下联: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如天。童生书完,弃笔返回故里,从此闭门读书,再不应试。古今仕途上,有多少英才因人情不到受阻。

【人生四大喜事】人生四大喜事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它源自哪里呢?是谁把它们凑到一块的呢?它源自北宋神童汪洙所作之诗编《神童诗》,其被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普遍作为儿童启蒙教材。诗中以五言绝句的形式,对少年儿童提出勤学苦读、求取功名,将来报效国家的远大目标。根据明朝《万姓统谱》记载:汪洙,字德温,鄞人,九岁善赋诗。做官后曾拜太宗正卿,至观文殿大学士。世人搜集了他所做的诗六十多首,用训蒙学,为《汪神童诗》。但是在宋代,真实的汪洙是明州(宁波)鄞县人,以治《春秋》得名,多年在乡村从事教育。所以,明朝人有关汪洙神童事迹的记载大多是虚构的,而其撰写的如此多的《神童诗》也很可能是靠不住的。但后世毕竟有这样一篇广为流传的《神童诗》,它的编者应该是宋元时人托汪洙这个伪神童,汇编众多诗歌而成的。而人生四大喜事南宋中期已被传诵,比如当时著名学者洪迈就在《容斋随笔》中记载旧传有诗四句,诵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将这四大喜事列入启蒙教材《神童诗》,有助于提升儿童刻苦读书,将来求取功名和富贵的积极性。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俗语是妇孺皆知的老话,这句话源自何处,源自唐代诗圣杜甫。他的《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一句当时就成了流行语。在古代活到七十就算高寿了,也符合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属于自然规律,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那么,杜甫为何发此感慨,看看当时他周围的同行和同僚就知道了。他们又有几个能活到七十岁,仅以杜甫同时代的一些官员下场来看,就很触目惊心:遭贬者有散文家李华、大臣宇文融、政治家张九龄等,被杀者有大书法家颜真卿、大臣颜杲卿、将领哥舒翰、诗人王昌龄、女官上官婉儿等,被迫自尽的有大臣元载等。杜甫能不感慨古稀的不易。名人的名句更容易流传后世。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语的意思是如果事前没有深远的思考、谋划,一旦危难迫近,将无法应付。此语源出《杀狗记》六:常言道:人无远虑,必定有近忧来至。作个道理,早寻个长久计。 曹操率领四十万兵马去攻打东吴,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御敌之策。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现湖北黄冈附近)修筑船坞。许多大将反对筑坞,说:上岸击贼,跣足(赤脚)下船,何用筑坞?吕蒙说:打起仗来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战无必胜,一旦发生激战,步兵骑兵白刃相接,人来不及奔近水边,又怎么来得及上船列队对敌呢?有了船坞就可以从容布置队伍了。孙权听了吕蒙的这番话,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就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蒙的话是有远见的。于是派几万人连夜开工,在很短时间内,筑成了濡须坞。曹操大兵到来,由于东吴准备充分,这一战,曹操损兵折将而回,没有捞到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