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节日祝福

关于桥的俗语谚语大全_七夕节的谚语诗句俗语

2021-10-12节日祝福

【大丈夫】大丈夫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但是在古代真正能称为大丈夫的不多,因为它的标准实在太高。大丈夫一词源出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能被孟子看上眼的才有资格称得上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孟子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景春讨论大丈夫的对话。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景春认为,说到大丈夫,只有张仪、公孙衍这样的人才可当之无愧。张仪和公孙衍两人,一连横,一合纵,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由于以上二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有一言九鼎的作用,因此景春由衷地佩服这两个人,称之为大丈夫。对景春的说法,孟子立场鲜明地坚决予以驳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张仪、公孙衍这样的人不配称为大丈夫,他们展现最多的是小人得志,涂炭生灵,他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忘记了自己的衣食父母,是数典忘祖的势利小人。孟子认为只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正能屈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孟子虽然鄙视张仪、公孙衍,但孟子的主张在当时却到处碰壁,不被诸侯采纳,不被看重,而张仪、苏秦等纵横家,却能左右诸侯,发挥着决定天下安危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丈夫一词已由高不可及向有志者都能成为大丈夫演化。

谚语俗语_俗语大全
谚语俗语_俗语大全_

【一把手】一把手是民间俗称,指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人。一把手这一称呼的来历,与象征权力的印信印钮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一把手这个词从产生之日起就与权力是紧密相连的。中国的印信起源很早,据史料记载,大概周朝就已经使用印章了。自秦汉以后,历朝都制定了官印制度,对印文、材质、印鼻、尺寸、印绶都有详细的规定,以区别不同的等级和权力的大小。比如秦汉时规定,皇帝用六玺,白玉质地,螭虎钮,皇后金玺蛇钮,诸侯王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左右将军金印龟钮,食禄二千石银印龟钮,千石以下至二百石以上铜印鼻钮。这里的钮,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就是指印鼻,也就是便于手把抓印面的借力饰物。从魏晋到宋元时期,印章印文和印绶都有较大的变化,而印钮的变化相对较小。进入明清时期,官印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宽边,细朱叠文,又称为关防。由于尺寸较大,材质厚,质量重,为了便于盖章,出现了把手,称为印把子、印把手。因为印章的加盖,也就意味着权力的确认和实施,所以,印把子、印把手逐渐讹传为一把手,象征着某一范围的最高权力。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橡胶印章大量应用,官方印章的形制基本稳定下来,印面上的把手非常明显,人们更乐于使用一把手这一形象的称呼,来指代某一范围的最高权力和主要负责人。

【一刹那】一刹那表示时间极短,它是梵语的音译,是古印度最小的时间单位。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中提到:时间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咀刹那,六十咀刹那为一臘缚,三十臘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成一日一夜。这样算来,一刹那约合现在的0.013秒,比一念0.018秒还少了0.005秒,真是够短的。从目前这些时间称呼看,一刹那是最短的。

【一毛不拔】一毛不拔形容人极其自私吝啬。有人把一毛不拔与铁公鸡联系起来,二者意同,却各行其义。 一毛不拔源自《列子杨朱》,说的是鲁国思想家墨翟同魏国思想家杨朱针锋相对,墨子主张兼爱、爱无差等;杨朱却主张为我,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从你身上拔一根毫毛来救助世道,你愿意吗?杨朱不以为然地说:天下本来就不是我一根毫毛能够救济得了的。禽滑厘追问道:如果能的话,你拔不拔?杨朱听了居然没敢答应。是够自私的。

【一字千金】什么字能贵到一字千金呢?不是书法作品,而是秦国宰相吕不韦所编写的书。吕不韦执政期间,曾命手下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后,吕不韦把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不知是因为这书实在编得太好了,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据说,竟没人能够拿走这笔高额的稿费。于是这个故事引出了一字千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