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20条经典名言语录_生日名言名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
研究发现,人从一出生就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这种本领神秘地隐藏在我们的体内,我们将其称为潜在能力。比如一棵橡树,如果条件理想,它可以长到30米,甚至更高。人也一样。
这种潜在本领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才。所以,天才是每个人体内都具有的、隐藏着的,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一定要和他的智力发育同步进行。
【教育的理想是造就天才】
教育的理想就是要使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让孩子的这种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才能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要尽早开发和挖掘出孩子的这种潜能天才。
但是,要想让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橡树虽然有长30米高的可能性,但一般只能长到15米左右。如果环境恶劣,可能不会超过10米。当然,如果对它精心培养,它就能长到18米、20米,甚至24米、27米。同样,即使生来非常优秀的儿童(假如他的潜能有十成),如果放任不管,充其量他的潜能能发挥出两_一成。但是,如果好好教育,他的才能就会发挥出六七成,甚至八九成。
【儿童的潜能递减法则】
儿童虽然天生具备潜在能力,但是这种潜在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遵循着一条规律:递减法则。比如一个生来就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从一出生就给予他非常完美的教育,那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但如果从5岁再开始教育,即使教育非常出色,他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再开始教育,教育得再好,他也只能成为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早,儿童的潜在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反之,儿童潜在能力实现得就越少。
【放弃教育就是放弃了孩子的潜能】
每种动物的潜在能力都有着各自的发达期,并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不让它在这期间发展,就永远也不会再发展了。比如小狗将吃剩下的食物埋藏在土中的能力就有一个发达期,如果这段时间它所处的环境不能埋藏食物,则它的这种能力就会消失。
人也如此。即使一个人生来就具有100度潜能,如果放弃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度了。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杜绝孩子的潜能递减。早期教育就是要抓住时机给孩子以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我认为,从孩子一出生就要让他接受教育。
【3岁前是幼儿的模式时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至为重要的时段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方式与他以后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
刚出生的婴儿并不能分辨人的面孔,只有等他长到五个月的时候,才能辨别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出现认生的现象。
但婴儿在这阶段对人的识别,不是通过对人的外貌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把母亲整个面孔像模子一样,原原本本地刻进了自己的脑海中,婴儿的这种能力就是模式记忆。3岁以前就是婴儿的模式时期,此时对他进行的教育就是模式教育。
【3岁决定孩子一生】
幼儿在模式时期,即使同一事物反复出现他也会不厌其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这时期的幼儿凭借动物本能,有快速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这时期的教育就是要给孩子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基础模式,以及人生的基本准则和人生态度。
此时幼儿的大脑虽然处于白纸状态,不像大人那样复杂,但他却具有一种不需要任何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在幼儿的这一时期,如果我们不把正确的、好的事物及时通过有效的途径灌输到他尚无辨别能力的大脑中,他也会毫无选择地吸收大量不好的东西,形成不良的习惯或性格。
俗语说: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样子。孩子模式时期结束时,成人后的基本素质就已经基本形成了,所以,3岁以前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后天教育比天赋更加重要】
有的孩子可能生下来就在某方面有很高的天赋,而有的孩子可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一样,那么天赋比较高的人命运可能就会好一些,而现实生活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孩子绝大部分受到的是一种非常不全面的教育,他们的天赋甚至连一半都没发挥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