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生日祝福

关于李苦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关于个人生日的文艺话

2021-10-21生日祝福

章太炎逝世时,长子才18岁,次子13岁。所以遗嘱可以看作是对未成年孩子的谆谆教诲:第一,他强调人应立身为贵,他虽是举国公认的国学大师,但他嘱咐子孙不是学问第一,而是立身第一,即立德为先。早在1906年,他即强调知耻、重厚、耿介、必信。他一生刚正不阿,从无媚骨,晚年更是主张应以范文正、顾亭林两位先生作为立身、行己、为学、做事的标准。

第二,他强调子孙如留学归来不得傲诞。太炎先生晚年,目睹不少留学同来的人,养成傲诞。他嘱子孙万万不可因出洋学成,无视我固有文化与传统,如不然则非吾子也。

第三,太炎先生对子孙为官一方的嘱咐。他一生几乎没有当过官,没有领过官俸,他严嘱子孙,倘若要做官,尤须清慎。

第四,太炎先生对子孙民族气节的嘱咐。他在遗嘱中告诫子孙,若异族入主,务须洁身,要保持民族气节。

关于习仲勋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习仲勋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雪中送碳惟吾愿。一习仲勋要求儿女。

【简介】

习仲勋(1913-2002年)祖籍河南省邓州市,生于陕西省富平县。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之父。

据习近平主席回忆,父亲习仲勋教育他们说:对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他还不止一次写给孩子们:雪中送炭惟吾愿。雪中送炭的待人情怀不但贯穿了他自己的一生,也从小给子女树立了一生待人的准则。

纵观其一生,在党内生活非正常期间,历经冤屈、坎坷、磨难,却从来无怨无悔、顾全大局,一生都在雪中送炭。该谦让的,他谦让了;该忍耐的,他忍耐了;该承担的,他承担了;该挺身而出时,他都挺身而出了。

他由衷地说:我这个人呀,一辈子没整过人。没整过人应该是他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的雪巾送炭的事情。

习仲勋教育子女不搞特殊化,不允许搞任何特权。齐桥桥小学毕业升初中时,报考了北京101中学和河北北京中学。由于101中学学风好,齐桥桥很想上,但是成绩比-101中学的录取线差了零点五分。习仲勋试探地问:要不要我去打个招呼?

齐桥桥知道父亲不会做无原则的事,看似征求她的意见,实际上是在考验她,()更不会为她说情,因此她明确地回答:考上哪儿就去哪儿。高高兴兴地去河北北京中学上学了。

20世纪80年代初,习仲勋当选中共巾央政治局委员、巾央书记处书记,这是他一生中职务最高的时候,这时他对子女教育要求更加严格。

习仲勋家风之严,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女儿乾平文化大革命前毕业于外交学院,学的是法语,分配到《国际商报》工作。

1983年,王光英筹建光大公司,有意调她去工作。习仲勋闻知后,当面谢绝了王光英的好意,他说:还是不要调她去好。你这个光大公司名气大,众目睽睽,别人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后来他将此事告诉了乾平,女儿委屈地说自己是学外语的,到光大可以发挥特长,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做点事情,有什么不好?习仲勋严肃地说,人只要有才能,在哪里都可以发挥作用,就怕你没有本事。你是习仲勋的女儿,就要夹着尾巴做人。乾平于是继续留在《国际商报》工作。

关于朱自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朱自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自然,人的好坏与成败,也不尽靠学校教育:说是非失学半业不可,也许只是我们的编见。在这件事上,我现在毫不能百一定的主意;特别是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知道籽采怎样?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培养他们基本的力量胸襟与眼兄:孩手们还是孩手们,自然说不上高的远的,慢慢从近处小处下午便了。这自然也只能免按照我自己的样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光辉也罢,倒媚也罢,平凡也罢,让他们各尽各的力去。朱自清《儿女》。

【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现代散文家、诗人、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文笔清新,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