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苦禅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关于个人生日的文艺话
【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
你爸爸20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巳成终身职业,面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百财可发。你爸答的生活,除享受国冢规定的待遇外,一无所有。
你弟妹们的上学是由固家直接供给,不要我负担,我亦无法负担。因此阵阜簪未此,也只能帮其进入学校,不能对我有其他依靠。罗荣桓给长女罗玉英的信。
【简介】
罗荣桓(1902-1963年),湖南省衡山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围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罗荣桓家风严谨是出了名的。这封信里对女儿的嘱咐可见一斑。
罗荣桓的长女罗玉英是他投身革命前与前妻颜月娥所生,罗荣桓在投身革命时为避免殃及妻儿与颜离婚,离婚后颜并未离开罗家。罗荣桓还有个哥哥叫罗晏清,比罗荣桓大9岁,在老家当族长,一直照顾着罗荣桓的女儿。
1949年底,罗晏清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陪同罗玉英和她的丈夫陈卓到了武汉,受到中南军区副司令员肖劲光的热情接待。同时罗玉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想到北京来。
1950年1月,罗晏清等来到北京。
罗荣桓介绍陈卓和两个侄子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文化水平较低的罗玉英在家补习文化后,于年底进速成中学的预备班学习。
后来他们四人中一人当了空军军官,3个人成了国家干部。罗玉英的丈夫陈卓从军政大学毕业后,留在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官等单位任职。
实行薪金制后,罗荣桓又让夫人林月琴每月从薪金中拿出30元交给罗玉英,让她赡养她母亲。对于在老家长大的大女儿罗玉英,罗荣桓要求也很严格。
罗玉英刚来北京时,曾拿了一条破了的裤子上街去补。罗荣桓看到后立即批评道:为什么不自己补啊?可千万不要忘本啊!他还经常嘱咐她和陈卓:你们不但要工作好,学习好,还要教育好子女。
1954年,罗玉英要分配工作了,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的罗荣桓并没有为她在城里机关找一个工作,而是要求她到基层去锻炼。
不久组织上便分配她到郊区一个农场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交通也不便利,每个周末她都要步行十多里,然后乘公共汽车回家。
关于李嘉诚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关于李嘉诚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 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
工商管理方面要学西方的科学管理知识, 但在个人为人处世方面, 则要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不断修身养性, 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 以勤劳、 忍耐和永恒的意志作为进取人生的战略。李嘉诚告诫儿子们的话。
【简介】
李嘉诚(1928-),原籍广东潮州。香港企业家。他创立的企业长江集团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企业。据20xx年3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排名第八。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
李嘉诚在子女的教育上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子孙是优秀的,他们必定有志气,选择凭实力去独闯天下。反言之,如果子孙没有出息,享乐,好逸恶劳,存在着依赖心理,动辄搬出家父是某某,子凭父贵,那么留给他们万贯家财只会助长他们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恶习,最后不但一无所成,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甚至还会变成危害社会的蛀虫。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害了他们吗?
所以他说:对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们成人后,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才是教他们如何做生意。所以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锴从小就接受父亲这样的教育要真正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然后才是做一个成功的人。做正直的人必须不贪图小利,多为别人着想,而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勤奋努力,诚实守信。
李嘉诚从来都不娇惯儿子,两个儿子从小就被要求克勤克俭,不求奢华。李家兄弟在香港圣保罗男女小学上学,在这所顶级名校里,许多孩子都是车接车送,满身名牌,可他们却经常和爸爸一起挤电车上下学。以至于两个孩子经常闷闷不乐地向父亲发问: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私家车专程接送,而您却不让家里的司机接送我们呢?每次听到兄弟俩的质疑,李嘉诚都会笑着解释:在电车、巴士上,你们能见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能够看到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那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而坐在私家车里,你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不会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