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祝福短语 > 生日祝福

佛说人生-_佛说生日快乐的句子

2021-10-25生日祝福

104、 佛陀的真理,点燃着人们内心的智慧明灯,照亮了无明的轮同。

105、 如果自己的心清净,世界就变得完美;如果自己的世界就变得肮脏,无论我们的心安定、稳同还是发挥功用,修行的成长都是阶梯式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在时间的打磨下,不断地成就和完善自己。只要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依教奉行,并持之以恒地勇往直前,大器晚成又何妨?

106、 所谓淫欲及饮酒,是谓二法无厌足,若有人习此二法,终无厌足。缘此行果,亦不能得无为之处。《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

107、 佛曰:来之不喜,去亦无忧,随缘应之,唯心自在。 名缰利锁向来都是终生的烦恼所在。人们为钱财和利益忙得 团团转,为荣誉和地位担惊受怕,惶惶终日。只有将一切都 看淡,找回那颗自由的心,才能坦然面对人世百态。

108、 现实社会中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好人,也有不好的人;有讲诚信让人信 赖的人,也有不讲诚信使人憎恨的人;有与人为善的人,也有专门坑害别人 的人;有专爱欺骗别人的人,也有不小心被别人欺骗的人然而,这些人 最终谁最受益,又是谁最难受呢?其实我们不难想象,其中最受益的还是好 人、讲诚信让人信赖的人、与人为善的人、不小心被别人欺骗的人;而那些 不好的人、不讲诚信的人、专门坑害别人的人、专爱欺骗别人的人,最终是 会受损的。正如贝多芬所言: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从 每一样事物之中都可以发现这样的灵魂人们无需躲避它。

109、 【天天禅语】真理就是人生可行之路。

110、 佛本多情,时时惦记着天下苍生。修禅者的心境,是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佛法中的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而悲则是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二者合称为慈悲。在圣严法师眼里,慈悲是佛法的开端,也是佛法的精髓。

111、 引导团队的良方,在用智慧辅导,以爱心对待。

112、 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六祖坛经.忏悔品》

113、 如法界性,即真解脱。南本《涅槃经》卷四

114、 当愿众生四字,体现的是一种博爱精神,不论亲疏善恶,愿人人都得幸福。

115、 修佛参禅,其主旨在于修心,就是心与佛的交流。佛不是要我们崇拜他、模仿他,心中有佛,才是与佛有缘。修佛不能太过于执着于外在,否则就会迷失其中。事实上,佛就是心灵的真善美的外显,生活处处可修心。

116、 【禅语悟道】珍惜人生要时时处处反映在生活中。早上,必须早起做早课、打扫卫生,或者多做利益他人的善事。白天,做事保持正念,遇到路上堵车、电脑死机、停电等让人心烦的事的时候,应仍然保持放松、平心静气地持咒、训练禅定。晚上,不要沉迷于电视剧、打麻将、网游而过夜,应将一天的功德和一切善事回向给众生。

117、 受贪欲的影响,只见眼前的利益,有损人格不说,长远的利益也同样会 失掉。

118、 语言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在很多的场合,可以看到一些素质不高 .的人说话出口伤人。对方若是老实人,必定被气得掉眼泪,若遇到厉害 人,双方就不可避免地吵架、动手了。

119、 是菩萨摩诃萨见生死无始,皆悉空寂,所谓空者,常乐我净皆悉空寂,无有变易、众生、寿命、三宝、佛性及无为法,是名菩萨观无始空。《大般涅粟经》卷十六,梵行品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三】

120、 利用时间体会人生,融会道理,不但能成就自己也能帮助他人。

121、 事事难顺事事顺,心境一转乾坤轻;何必戚戚眉头蹙,无中妙有万缘空。

122、 同样,我们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也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123、 有爱,就没有距离;用爱调与,能消除社会乱象。

124、 风动幡动是禅宗一则著名公案,它说明万法唯心、境随心转之理。外物的变化运动是客观的,我们无法否定它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不动,那外物又怎能对我们产生影响呢?

125、 无常是苦,同时也是人生的好事。无常的本质是变化、转化,快乐固然不长久,但痛苦也不会永恒。因此,有死的无常,就有生的无常;有不幸的无常,便有扭转不幸的无常;有无常的这一半发生,就必定有另一半存在。一切都在无常中变化、相互转化,因此,吃苦也是吃补,受难也是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