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参法师语录大全摘抄_伤感句子摘抄
20、多数学佛人大愿没有,小愿一箩筐,一会儿说这两天把事情弄完,找个清净的好地方,放下一切好好修;一会儿又是要吃素……都在那里自欺欺人,就算给他安顿好了地方,他又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发愿是很难的。真正的学佛,没有诚心发愿,绝对不会成功,你怎么学也不成功的。
21、我们要晓得“引满能招业力牵”,发愿是意识境界啊!意识要空,没有错,但意识不是你去空它,而是它来空你的啊!谁能空得了意识?你那个想空的念头就是意识,所以是意识来空你。事实上,意识也不是空,它本来“非空非有”,本来“即空即有”。所以大家把佛法的法相、唯识部分研究透彻,道理就在此。一切学佛修行都是意识真正成就,但它不是凡夫分别心的意识。
22、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萨,做到“饶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23、研究西方文化思想,从十七、八世纪后,社会思想的发展来看,西方在社会慈善、福利事业方面做的比我们多,东方人理想陈义很高,但是所有东方民族自私自利的心特别大,对群众社会的利益毫不顾及,没有公德心,不爱人;都要求别人爱我,我不爱别人;理论上讲我爱人人,那是给别人听的,实际上都希望别人爱我,我不爱别人。所以,依我看东西方这几百年社会的结构,与文化思想的形态,一个是真正实行了慈悲爱人之心,一个则拼命讲理论,实际上慈悲爱人利物之心非常差。这是我看历史,看社会,再看个人,积五十余年之经验所深深体会到的,实可谓痛苦流涕者也,没有办法,这个民族的惨报还要受下去。这里就可了解佛所发愿之重要,然而愿还要变成行动。——延参法师
24、学佛的人要检查自己对所处的欲界有没有产生厌离心?否则修不上路,必须有一度真正生起厌离心,那你用功便一日千里,就上路了,这是一定的事。普通人学佛在何时发生厌离心呢?年轻人爱情受了挫折,或在家里吵了架,作生意失败,灰心到极点,跑到庙里去拜一拜,很想在佛前痛苦一场。那不叫厌离心,那是受了打击而产生的灰心,那是在槁木死灰中,“空花那得兼求果”,冷灰里没有热气,生不出东西来的,那不是厌离心。所谓厌离,硬是厌离这个世界,厌离这个红尘,所以想转女身成大丈夫身。当然不舍女身而成大丈夫身也可以,证得琉璃光如来境界,此身还是女的,已经像龙女一样,八岁就成佛了,不需要转此身。
25、外道、内道的差别何在?怎么叫作外道呢?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般宗教都随便使用“外道”这个名辞,譬如,我信佛教,你不信佛教,你是外道;我信天主教,你不信我的天主教,你是外道;我信某某道而你不信,你就是外道,这些都是乱讲。这个外道与世间法一样,都是由“我见”而起。不合于我的就是外道,这种见解属于见取见,是下列五见之一;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就是观念,凡夫受这些观念缠缚而不能得解脱,不能证得菩提。——延参法师
26、我们晓得,烦恼是一种魔,生死是一种魔,欲望又是一种魔。若以修道的立场来讲,无一不是魔境。纵使一个人爱好美的境界,爱好山林或城市,一有所执着便是魔境界,要真正跳出魔的罥网非常不容易。
27、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了解,凡是没有真正明心见性以前,没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前,一切修行、一切道理,一切作为,严格说起来都只是加行,仍然在外道境界中。只有真正证得菩提,明心见性以后,才能解脱一切魔境,解脱一切烦恼。由药师佛的这个大愿,我们可以彻底而清楚地了解修持之路。
28、真正学佛,除了发愿还要有正确的“见地”。要有正见非常难,有了正见才好谈修持,有了正见才能谈正行,见地不真,那么所有的修持都会走上邪曲之路。见地也就是楞严经所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的发心的因地。所以,学佛先要有正见,才能够起正行修持。——延参法师
29、一个人要分辨真正的善恶非常难,你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除了佛以外,没有人分辨得出来。世界上一切的善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因此,做好事需要智慧判断,否则,看起来是做好事,其实是坏事,往往造很大的业。又譬如父母打孩子,打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父母打孩子大多是关爱的,因为他的动机是希望孩子好。所以,打孩子、打学生、教育学生等等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坏的,实际上没有真智慧,无法辨别真善恶。(经典语录 www、51ear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