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摘抄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说说 > 心情说说

延参法师语录大全摘抄_伤感句子摘抄

2021-10-11心情说说

30、“不知布施及施果报”,这个世界众生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布施,也不晓得布施的果报是什么,以为出了钱就有功德,以为帮助了人就应得回报,说什么有舍才有得,这种心态不是布施,这是作生意嘛!

31、“阙于信根”,没有正信就是迷信;没有智慧的相信是迷信,一切的真理不透,佛的理不透,愚痴的相信,统统是迷信。例如你们打坐,一点念头没有,都在那里昏沉,这种愚智的果报,他生来世堕入畜牲道。愚痴的行善,他生来世的果报是阿修罗。所以学佛是“大智度”,一切要靠般若,没有智慧的学佛,迷信的果报非常可怕。

32、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备人家,要求人家都严格得很,道德标准都是拿来要求别人,不是要求自己,这就是凡夫众生。菩萨道的道德标准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做不到就是悭吝。凡是悭吝的人一定贪,贪的人必定凶狠,这种心念是连带的、必然的。为什么呢?因为贪欲得不到满足,相反的作用就是凶狠。一个宽大淡泊的人,一定是仁慈的。世界上一切众生几乎全体都在悭吝中,悭吝是不能舍;贪欲是侵占别人,在别人那里沾到一点利益就高兴,乃至在言语上占了便宜都高兴。总之,想尽办法以损害他人为满足。——延参法师

33、阿赖耶识那一念的种子之重要可想而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人于一念之间,不要随便轻易动贪嗔痴的念头,否则随便一动,阿赖耶识的种性便种下了恶根,将来结恶果,种下的善根将来就会结善果。

34、如果没有真智慧、正知见,六度万行有时候看似做善事,实则是做了坏事,所以一切以正见为首,因为正见能破除迷信而起正信。正见从何而来?正见必须有高度的、真正的般若。

35、有些人学问好,尤其是学佛的人,研究过经律论,也了解佛经,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增上慢。一切众生,不仅仅是人,所有一切生命的贪、嗔、痴、慢、疑都是与生俱来的。贪、嗔、痴,大家都听得很多了。慢,慢是什么呢?慢就是我,我们常听见别人讲口头禅,或听到街上发脾气的人骂一句“格老子”,这句“格老子”就是我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觉的自己了不起,即使是一个绝对自卑的人,也会觉得自己了不起。有自卑的人都是非常傲慢,为什么傲慢?因为把自我看得很重要,很在乎自己,但是又比不上人家。

36、增上慢是人本来只有慢心,因某种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譬如学问好、多闻的人,最容易产生增上慢。岂止学问,一切人在任何方面有些成就,更高更上的慢心必然随之增加。像聪明人本来就自以为了不起,聪明人若再加上学识、经验,如果走上坏路子,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足以济其奸”,不学还好,有了学问更助长其作恶。——延参法师

37、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学问越好,所知障越多,修道证道越难,他生来世的果报,永远是一个思想家、一个学者,不能证果。不但大乘菩萨果位证不到,小乘的果位也不可能。你们常挂在嘴边的“外道、外道”,外道并不是你们所想像的其他宗教,或是邪魔歪道,外到那里去啊?凡是心外求法都是外道,有学问,有思想,能言善辨,讲理头头是道,叫他拿身心来证明,一无所能,因思想、念头静不下来,不能专一,不能定。所以学问越好,越容易产生增上慢,自己把自己的本心本性盖住了,自是非他,自己认为自己的观念才是对的,别人不对。所以,大乘菩萨道的大戒第一条就是“自赞毁他”,大乘菩萨道首先要学习的是真正的谦虚。

38、三十七菩提道品,四谛、十二因缘是正法,声闻、缘觉是正法。但是到了“楞严经”,佛亲口将声闻缘觉斥为外道;到了“法华经”,佛说没有三乘道,只有一乘道;到了“金刚经”,佛说未曾说过一个法,没有说过一个字,一概否认。请问那一样是正法?不要认为我一学佛,我的就是正法,这是增上慢,正是毁谤正法。“正”的上面还有个“不”字,合起来念是什么字?叫阿歪。——延参法师

39、真的正法是无可说的,我们今天在这里讲“药师经”已经是多余的了;没有讲“药师经”以前早就大彻大悟,这才是正法。八万四千法门样样都是外道,也样样都是正道。所以禅宗六祖对当时的弟子们所开示的话,有他的正确理由,六祖说:“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所以,正法在那里?正法在正知见——正知正见。然而严格说起来,真正的正知见对不对呢?还不行,你还要无一法可得,真了了,无正无邪,无善无恶,无是无非,连无也无,那差不多进入正法了,否则一切人说法都不是正法。像我现在上课,现在说法可以说在诽谤正法,因为正法无可说。